百词典

《席上作》

时间: 2025-05-06 02:00:38

诗句

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8

原文展示:

席上作
江南处处烽烟起,
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如此酒,
老夫怀抱几时开。

白话文翻译:

江南到处烽火纷飞,
海上每年都有美酒送来。
如此的烽火与美酒,
我这老头子什么时候才能畅怀呢?

注释:

  • 烽烟:烽火,指战争的迹象或战事。
  • 御酒:指朝廷特供的美酒,这里暗指海上商船送来的美酒。
  • 老夫:自称,表示诗人自谦的态度。
  • 怀抱:指胸中所思所想,或心中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元代的社会动荡与诗人对美酒的向往,结合“烽烟”与“御酒”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烽烟与美酒的享受,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杨维桢的《席上作》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饱受战争困扰的时代。首句“江南处处烽烟起”,直接引入了战争的主题,描绘了江南地区战火不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沉重的氛围。而第二句“海上年年御酒来”则转向对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美酒的渴望与享受。诗人通过对比,使得这一对立的情景更加鲜明,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苦闷。最后两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既有对美酒的期盼,亦有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形式简练,犹如一幅战争与和平交织的画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南处处烽烟起:战争的烟火在江南地区无处不在,暗示了战乱的频繁。
    2. 海上年年御酒来:每年都有美酒从海上送来,象征着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远方的慰藉。
    3. 如此烽烟如此酒:将战争与美酒并列,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4. 老夫怀抱几时开:老夫的心中何时才能享受到安宁与快乐,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烽烟”和“御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烽烟比喻战争,酒比喻宁静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战争与美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旧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意象分析:

  • 烽烟:象征战争与动乱,代表了苦难与悲伤的情感。
  • 御酒: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生活,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诗中的“烽烟”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生活
      D. 美酒
      正确答案:B
  2. 填空题

    • 诗人用“海上年年御酒来”来表现对____的向往。

    正确答案:美好生活

  3. 判断题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对/错)
      正确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描绘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美酒的畅饮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席上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战争与离别,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无奈,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瓜洲 新桥落成偶赋 秋兴 原韵寿王一如太夫子七十 其二 原韵寿王一如太夫子七十 其一 满江红 泊淮示夫子 毛安芳挽歌 题林亚清画 寄赠沈留侯偕小阮北上 斗起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众品交荐 鬼泣神号 尸字头的字 气字旁的字 彼开头的成语 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牌的词语有哪些 探幽索胜 包含箱的词语有哪些 冲约 事预则立 越暨 借端生事 喷嘶 织锦户 包含众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小讲 尢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