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15
秋江晚渡图
船泊大江口,行人与马争。
不如渔艇子,高卧待潮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船只停泊在大江的入口,行人和马匹在争先恐后地赶路。不如那些渔船的孩子们,悠闲地躺在船上,静静等待潮水的上涨。
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比行人与马的匆忙与渔艇子悠然自得的生活,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杨维桢(1296-1370),字子华,号阳春,元代诗人、书法家,与元代的文学家都在同一时期。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
《秋江晚渡图》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江的景象,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生活的反思。
《秋江晚渡图》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江边的宁静与安详。诗的开头“船泊大江口,行人与马争”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画面,行人匆匆而过,马匹奔腾,似乎在追逐什么。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转而描绘“渔艇子,高卧待潮平”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渔艇子象征着一种自在、悠闲的生活态度,正是与前者的忙碌形成对照。
诗中展现的意象如“江口”“行人”“渔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生活的哲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时不妨停下脚步,享受那份宁静与轻松。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引发读者对生活方式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暗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才是更为重要的。
诗中“行人与马争”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渔艇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高卧待潮平”想表达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