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省呈右相及藩参诸公》

时间: 2025-08-09 23:00:01

诗句

大省新开方岳重,人间第二紫微垣。

丹池凤浴江湖浅,温室花开雨露繁。

天柱星辰高北极,海门日月远东藩。

相君大业凭谁赋,白发词臣诏立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3:00:01

原文展示:

新省呈右相及藩参诸公
作者: 杨维桢

大省新开方岳重,人间第二紫微垣。
丹池凤浴江湖浅,温室花开雨露繁。
天柱星辰高北极,海门日月远东藩。
相君大业凭谁赋,白发词臣诏立言。

白话文翻译:

新开的大省如同高耸的方岳,堪称人间第二的紫微星域。
丹池中的凤凰沐浴在浅浅的江湖上,温室中的花朵在雨露滋润下绽放繁盛。
天柱的星辰高悬在北极,海门的日月遥远地照耀着东边的藩地。
相君的大业,依靠谁来赋予呢?只有白发的词臣恭敬地奏上表文。

注释:

  • 方岳重:形容新开的大省如同高耸的山岳,寓意其重要性。
  • 紫微垣:古代天文学中,紫微星是天帝的居所,象征权威。
  • 丹池:可能指的是某种美景或池塘,凤凰在其中沐浴。
  • 温室:这里指的是花木茂盛的地方,象征繁荣。
  • 天柱:指北极星,象征稳定和方向。
  • 海门:可能指代海的门户,象征着远大的前景和希望。
  • 相君:指宰相或权臣。
  • 白发词臣:指年长的文臣,象征经验和智慧。

典故解析:

  • 紫微垣:源自于古代对天体的分类,紫微垣代表着皇权,诗人在这里可能暗示新的政治格局。
  • 丹池凤浴:凤凰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美好和繁荣。
  • 天柱星辰:北极星在古代被视为导航的星星,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新省的繁荣,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权臣的依赖与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杨维桢通过对新省的描绘,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希望。诗的开头以“方岳重”引出新省的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接着,诗人借助“丹池凤浴”与“温室花开”,将自然景观与国家的富饶相结合,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思考国家未来的重任,发出“相君大业凭谁赋”的感慨,表明对宰相的期待与依赖。最后一句“白发词臣诏立言”更是点明了文臣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前途的深思,充分展示了杨维桢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省新开方岳重:描绘新开的大省如同高耸的山岳,象征其重要性。
  • 人间第二紫微垣:暗示新省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 丹池凤浴江湖浅:用美丽的自然景象比喻新省的繁荣。
  • 温室花开雨露繁:进一步强调新省的丰饶,花开得繁盛。
  • 天柱星辰高北极:象征国家的稳定和方向。
  • 海门日月远东藩:展现新省的广阔前景。
  • 相君大业凭谁赋:反映诗人对宰相的期望与责任。
  • 白发词臣诏立言:强调文人的重要性,呼应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省比作高岳,寓意其重要性。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天柱、凤凰等象征物,增强诗的意境与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望,表达了对宰相及文臣的依赖,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岳:象征高大与重要,暗示新省的地位。
  • 紫微垣:代表权威和政治中心。
  • 丹池:象征美好与繁荣。
  • 温室:象征着生机与富饶。
  • 天柱:象征方向与稳定。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出美的享受,也寓含了对国家大业的深思,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省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政治中心
    C. 文化传承

  2. “白发词臣”指代的是谁? A. 年轻的文人
    B. 年长的文臣
    C. 军事将领

  3. 诗中的“丹池凤浴”代表了什么? A. 贫瘠
    B. 繁荣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
  • 《春望》(杜甫):反映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家国情怀。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同样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登高》(杜甫):以登高远眺的视角,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此诗形成对比。

解读:两首诗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二首) 姑苏杂咏 天池(在华山) 春日怀诸亲旧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大石屋 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 将进酒 读史十首 晏婴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师子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骨的词语有哪些 一语为重 希奇古怪 肘腋之忧 臣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磨蚀 嘎巴 外域 卜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包含疥的词语有哪些 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莫敢谁何 鬥字旁的字 价值连城 受命于天 逐逐眈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