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8:38:37

诗句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

南省风流又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37

原文展示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南省风流又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

白话文翻译

在馆娃宫里,落花纷纷,春色迷人但又无奈。南方的风流又重新架起了阁楼,才女们才懂得歌唱馆娃的曲子。

注释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传说中的美丽宫殿,常与爱情、春色相关联。
  • 落花:春天的花瓣落下,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美好的事物的短暂。
  • 可奈何:无奈,表示对于美好事物的惋惜和无能为力。
  • 南省:指南方地区,文化繁盛之地。
  • 风流:指风雅和才情。
  • 架阁:搭建楼阁,隐喻文人雅士的聚会与诗词的交流。
  • 宫才:指宫中的才女,能够作诗、歌唱的人。

典故解析

“馆娃歌”源于《古诗十九首》中提到的馆娃宫,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和春天的生机。这里体现了文人对美的向往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元代诗人,字孟容,号云江,出生于浙江,其诗风多表现出豪放与细腻兼具的特点,作品常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雅士聚集、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杨维桢通过诗歌表达对爱情与美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才子佳人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馆娃宫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馆娃宫里落花多”,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短暂,落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青春易逝的隐喻。接着“春色撩人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感叹。此处,情感的渲染十分细腻,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春天的魅力与同时的惆怅。

“南省风流又架阁”,则引入了文人雅士的聚会,展现了南方文化的繁荣。在这里,诗人与风流才子之间的互动,反映出他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最后一句“宫才解赋馆娃歌”则不仅说明了才女们的才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期待。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馆娃宫里落花多:描绘出馆娃宫的春天,落花的景象,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2. 春色撩人可奈何:感叹春色的诱人,同时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3. 南省风流又架阁:描述南方文人雅士的文化生活,展现出繁荣的文人气息。
  4. 宫才解赋馆娃歌:指代宫中的才女们能够吟唱馆娃歌,象征着艺术与美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与人的情感相联系,暗示生活的美好与无奈。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春色撩人”的表达,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文人雅士的风流生活展开,反映出作者对青春、爱情以及美的渴望和无奈,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青春易逝,暗示生命的短暂。
  • 春色:代表希望与生机,寓意美好的生活。
  • 阁楼:象征文人雅士的聚会,代表文化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馆娃宫”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文化的繁荣
    C. 自然的景色
    D. 青春的易逝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宫才解赋馆娃歌”中,宫才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A. 对
    B. 错

答案

  1. A
  2. 才女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对爱情与青春的深刻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白居易的《琵琶行》
    • 主题解析:两首诗都涉及了对美和青春的感慨,但杨维桢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短暂和无奈,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描写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维桢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钱处和惠握青瓜 月上海棠慢(咏题) 和稳上座 小园午集坐间呈处和瞻明诸友 山居杂诗九十首 宫词三十三首 采菱曲 送怀英访庐山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东风第一枝(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嗓子 女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包含昆的词语有哪些 走门 生字旁的字 轻焱 进如 黑字旁的字 瑶珰 以誉进能 小中见大 干字旁的字 长歌代哭 狼飡虎咽 安定团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