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三》

时间: 2025-05-01 18:57:44

诗句

君不见帐前蚊,侵肌啑肉无时停。

君不见襟前虱,饮血𠾱膏罔休息。

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

溪壑之欲浩无涯,狼贪蚕食肥私家。

祸盈孽满罹刑辟,昆冈火延灰玉石。

君不见梁冀籍赀元载诛,黄金满谷成丘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44

原文展示:

君不见帐前蚊,侵肌啑肉无时停。
君不见襟前虱,饮血膏罔休息。
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
溪壑之欲浩无涯,狼贪蚕食肥私家。
祸盈孽满罹刑辟,昆冈火延灰玉石。
君不见梁冀籍赀元载诛,黄金满谷成丘墟。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见到帐篷前的蚊子吗?它们不停地侵扰肌肤,啃咬肉体。
你难道没有见到衣襟上的虱子吗?它们不断地饮吮血液,毫不停歇。
君子坚守道义,甘愿忍受困苦和贫穷;而小人则聚敛财物,肆意妄为。
山谷的欲望浩瀚无边,像狼一样贪婪地蚕食着富裕人家的财富。
灾祸满盈,罪孽深重,最终会遭到惩罚;昆冈的火焰延烧,灰烬覆盖了玉石。
你难道没有见到梁冀因贪污而受到的惩罚,满谷的黄金如今已成废墟。

注释:

字词注释:

  • 啑肉:指用嘴啃咬肉。
  • 罔休息:表示毫无休止,永不停息。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 溪壑:指山谷和沟壑,象征欲望的无尽。
  • 贪蚕食:比喻贪婪地攫取他人财富。
  • 刑辟:指法律的惩罚。
  • 梁冀:汉代权臣,以贪污而闻名。

典故解析:

  • 梁冀:汉代权臣,因贪污腐败,最终被诛杀,警示人们贪欲的后果。
  • 昆冈火延:指贪婪造成的灾难,象征着道德沦丧的后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约1550—1600),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精通音韵、辞章。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关注人性与道德。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社会黑暗和人性贪婪,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反映了他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以蚊虱等小虫比喻社会中的小人,表面微小而实则令人厌恶。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引导读者直观感受到小人对君子的侵扰。在后面的诗句中,作者进一步扩展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指出君子与小人的对立,以及小人贪婪对社会的危害。

诗中描绘的溪壑之欲,形象地表达了人类无尽的欲望,犹如狼一样贪婪地攫取他人的财富,这种对比突显了社会的极端不公。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典故,通过梁冀的贪污遭诛的警示,强调道德沦丧的后果。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警示性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强烈的道德感,值得后人反思与借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帐前蚊,侵肌啑肉无时停。:通过蚊子的啃咬,形象地表现出小人对君子的侵扰。
  • 君不见襟前虱,饮血膏罔休息。:虱子的无休止吸血,象征小人对君子的不断侵害。
  • 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品德与行为。
  • 溪壑之欲浩无涯,狼贪蚕食肥私家。:欲望的无边无际,形象化了贪婪的表现。
  • 祸盈孽满罹刑辟,昆冈火延灰玉石。:警示贪欲最终将招致灭顶之灾。
  • 君不见梁冀籍赀元载诛,黄金满谷成丘墟。:历史教训,强调贪污腐败的可怕后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蚊子、虱子比喻小人,生动形象。
  • 对仗:如“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形容欲望的无边无际,突出贪婪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差异,揭示了贪欲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君子坚守道义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蚊、虱:象征小人、卑劣之人,暗示社会中的丑恶现象。
  • 君子:代表高尚品德的人,象征道德的坚守。
  • :象征贪婪与掠夺,突出欲望的凶狠。
  • 梁冀:历史人物,作为贪污腐败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君子的高尚品德
    B. 小人的贪婪与欺凌
    C. 自然风光

  2. “溪壑之欲浩无涯”中的“欲”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追求
    B. 社会的贪欲
    C. 自然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梁冀”是因为什么受到惩罚的? A. 贪污腐败
    B. 打击敌人
    C. 维护正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胡应麟的作品可作比较,均以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传达对人性与道德的思考。杜甫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中,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胡应麟则通过更为直接的描绘与警示,提醒人们警惕贪欲的后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海漫漫-戒求仙也 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夜雪 别舍弟后月夜 代谢好妓答崔员外(谢好,妓也) 戏问牛司徒 杂曲歌辞·浪淘沙 杭州景致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雨五风 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微结尾的成语 克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息意 天府之土 金头银面 包含街的成语 萎糜不振 五潢 矫变 刻不可缓 轻身殉义 鬼字旁的字 倒悬之苦 包含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