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23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
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兴。
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在潇湘的日暮时分,我倚靠着小船停在芦苇边。
看不见独自清醒的人,愁苦地对湘妃倾诉。
明亮的月光伴着归来的云朵,一叶莲舟轻轻起航。
美妙的瑟声演奏着清商,水波之下鱼儿和龙舞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湘妃是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其故事常与爱情和离别相关,代表着一种哀愁情感。潇湘的环境也常常被用作抒发思乡和忧伤的载体。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冷暖,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及其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不仅描绘了潇湘的美丽景色,还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这首诗以潇湘的日暮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开头两句“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以日暮的时刻和倚靠船桨的姿态,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然而随之而来的“愁对湘妃语”,则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仿佛在与湘妃倾诉心中的愁苦。湘妃不仅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化身,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接下来的“璧月送归云”,描绘出明亮的月光伴随归云,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与宁静。“一叶莲舟兴”,一叶小舟在水面轻轻荡漾,仿佛是心灵的寄托。而最后两句“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不仅体现了水面下生动的景象,还通过瑟的音色传递出一种清幽的乐感,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氛围,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
描述了潇湘地区黄昏时分的景色,诗人倚靠在船桨旁,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诗人看不到其他人,只有自己陷入愁苦,仿佛在与湘妃倾诉内心的忧伤。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兴。
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归云,象征着宁静,莲舟的轻盈起航,暗示着希望与出发。
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瑟的声音清幽动听,水面下的鱼与龙在舞动,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潇湘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寄托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湘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愁与思念
B. 自然的景色
C. 快乐与幸福
“宝瑟奏清商”中,宝瑟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山
“潇湘日暮时”描绘的时间是什么?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