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时间: 2025-07-29 14:03:43

诗句

飞云障碧江天暮。

杏花帘幕黄昏雨。

翠袖怯春寒。

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

目送征鸿去。

人远玉关长。

尺书难寄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03:43

原文展示: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作者: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
杏花帘幕黄昏雨。
翠袖怯春寒。
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
目送征鸿去。
人远玉关长。
尺书难寄将。


白话文翻译:

在暮色中,飞云遮住了碧蓝的江面。
杏花在帘幕中,黄昏时分淋着雨。
翠绿色的袖子在春寒中显得畏惧。
有人愁苦地倚靠在栏杆上。
天涯芳草的路途遥远。
我目送着征鸿远去。
人已远离玉关,路途漫长。
尺书难以寄出,心情无处诉说。


注释:

字词注释:

  • 飞云:指空中流动的云彩,形容天气的变化。
  • :遮挡、遮住。
  • 碧江:指颜色青蓝的江水。
  • 杏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帘幕:窗帘或幕布。
  • 翠袖:指绿色的衣袖,形容春天的生机。
  • :害怕、畏惧。
  • :忧愁、忧虑。
  • 倚阑: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忧伤的姿态。
  • 征鸿:远行的鸿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玉关:指边境,象征离家远行。
  • 尺书:短小的书信。

典故解析:

"征鸿"常用来比喻远行或离别,强调思念之情。
"玉关"则是古代边境的代称,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他在当时文人中以情感真挚和细腻入微的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也暗含离别之愁。诗人可能在此时回忆起离别的友人,表达对春日景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杨冠卿的《菩萨蛮》在细腻的春日景色中,蕴藏着深沉的离愁与思念。开篇“飞云障碧江天暮”,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江面,飞云与碧江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宁静。然而,随着“杏花帘幕黄昏雨”的出现,诗中的情感逐渐转向忧伤。杏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黄昏的细雨又暗示着一种无情的别离,形成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翠袖怯春寒”则将春寒与愁苦结合,展现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冷淡。接着,“有人愁倚阑”,这一句通过“倚阑”这一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孤独与内心的焦虑。“天涯芳草路”与“目送征鸿去”,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描绘出诗人目送友人远行的情景,令人倍感惆怅。

最后两句“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通过“尺书”表达了思念之苦,字里行间透露出长久的离别与难以相寄的情感,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词以春日的美景为背景,结合离别的主题,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云障碧江天暮”:描绘黄昏时分,云彩遮住了江水,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杏花帘幕黄昏雨”:杏花在帘幕中,黄昏时分细雨飘落,带有淡淡的忧伤。
  3. “翠袖怯春寒”:春寒料峭,翠袖显得有些畏惧,表现出春天的脆弱和不安。
  4. “有人愁倚阑”:有人愁苦地倚靠在栏杆上,展现出孤独和无奈。
  5. “天涯芳草路”:远方的路途漫长,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6. “目送征鸿去”:目送远行的鸿雁,表达离别之痛。
  7. “人远玉关长”:人已远离边关,路途遥远,表达思念之情。
  8. “尺书难寄将”:书信难以寄出,表现思念之苦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征鸿”比喻远行的人,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拟人:如“翠袖怯春寒”,赋予衣袖以情感,突显了春寒的影响。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春日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飞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幻。
  2. 杏花:春天的象征,带来希望与生机。
  3. 翠袖:代表春天的美好与女性的柔美。
  4.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5. 尺书:书信象征着思念的传递与沟通。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出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冠卿
    • C. 杜甫
  2. 诗中“飞云障碧江”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 A. 清晨
    • B. 黄昏
    • C. 正午
  3. 诗中“尺书难寄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冠卿的《菩萨蛮》更加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离愁,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情感的侧重点不同,展示出各自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停云四章赠允初 梦游山泽间得照水景不乾句既寤为赋是诗 晓霁 桃花源诗 步月 登灵岩 幽兴贻任文田 虎丘暮归 戏简族子葆元 宋孝子阮与子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鳞鱽 干字旁的字 夭短 铺谋设计 田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存量 耳刀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按名责实 儜奴 刀过竹解 如梦初醒 儒林丈人 虞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