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人之雅州教官》

时间: 2025-04-26 03:36:32

诗句

柳色新未绿,春风到几时。

千山怜独往,樽酒不须辞。

道在宁忧屈,官閒岂厌卑。

菁莪歌乐育,化洽远方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2

原文展示:

柳色新未绿,春风到几时。千山怜独往,樽酒不须辞。道在宁忧屈,官閒岂厌卑。菁莪歌乐育,化洽远方夷。

白话文翻译:

柳树的颜色刚刚开始变绿,春风什么时候才会吹来呢?千山之中,我对你独自前往感到怜惜,举杯饮酒也无须辞别。大道在于心境宁静,何必担忧屈就,做官的闲适又怎么会厌倦卑微?菁莪(香草)歌声中乐育,文化传播到远方的夷地。

注释:

  • 柳色新未绿:柳树的颜色刚刚开始发芽,暗示春天的到来。
  • 千山怜独往:千山之中,感到对你独自出行的怜惜。
  • 樽酒不须辞:举杯饮酒,不必辞别,表示不需要过于悲伤的告别。
  • 道在宁忧屈:大道在于心境的平和,不必忧虑屈就。
  • 官閒岂厌卑:即便做官的生活闲适,也不厌倦卑微的生活。
  • 菁莪:一种香草,象征着文化和教育。

典故解析:

“菁莪歌乐育”中的“菁莪”出自《诗经》,代表着美好事物的生长与繁荣,象征着教育和文化的传播。古代士人常以自然来表达志向和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环,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为送别一位朋友前往雅州担任教官,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开篇以“柳色新未绿”引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接着通过“千山怜独往”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在樽酒相送的场景中,传递了对未来的祝福与鼓励,认为人生的道路在于心境的平和,不必忧虑身处的境遇。最后,诗人通过“菁莪歌乐育”展现了对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暗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有抒情的细腻,又有哲理的深邃,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的才情与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色新未绿:描绘春天的初始,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春风到几时:表达对春天的期待,隐喻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千山怜独往:体现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
    • 樽酒不须辞:用酒来解愁,象征着对友人无须过于悲伤的告别。
    • 道在宁忧屈:哲理性地指出心境的重要性,劝慰友人。
    • 官閒岂厌卑:强调做官与否不应影响心态,反映对生活的淡泊。
    • 菁莪歌乐育:表达对文化与教育事业的重视,寄予希望。
  •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情的融合,展现了人生哲理。

  • 主题思想:诗歌以送别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祝福,探讨了心境与生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复苏。
  • 樽酒:象征着友情与告别的情感。
  • 菁莪:象征着文化、教育以及繁荣的希望。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菁莪”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友情
    c) 教育
    d) 春天

  2. 填空题:诗中“道在宁忧屈”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看法。

  3. 判断题:此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欢送与祝福。 (对/错)

答案

  1. c) 教育
  2. 心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赠汪伦》,都涉及送别与友谊的主题。
  • 诗词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远方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尽管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主题上却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蜀地佳人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蓬莱镇 海曲书情 边城落日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相和歌辞。王昭君 尘灰 咏水 咏美人在天津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棘棘 有嘴没心 胜致 毙而后已 齐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算法语言 匕字旁的字 执法不阿 魚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秧马 包含嵬的词语有哪些 抚集 抟砂弄汞 仓卒从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