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4:22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池塘里的莲花因遭受风雨而显得憔悴无色,花园里的竹子低垂着枝叶,减少了阴影的浓密。园中的竹子和池塘里的莲花没有必要感到惆怅,彼此的相视就像是主人内心的写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这种手法在唐代诗歌中常见,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与共鸣。
作者介绍:
杨昭俭,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清新凝练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家园环境中,诗人可能正面临某种内心的感受,通过对池塘莲花与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题家园》以朴素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园景,诗人通过对池塘莲花与园竹的描写,传达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前两句“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自然界因时光流逝而带来的衰败与孤寂。莲花的憔悴和竹子的低垂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在接下来的“园竹池莲莫惆怅”一句中,诗人似乎在安慰这两种自然元素,暗示着它们不必感到失落与惆怅,因为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最后一句“相看恰似主人心”则将这种情感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仿佛一切事物的变化都与他的内心息息相关。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用竹子和莲花的状态来映射人心的脆弱和深沉,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共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池莲憔翠无颜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A. 莲花盛开
B. 莲花憔悴
C. 莲花凋零
“园竹低垂减翠阴”中的“低垂”意指什么?
A. 竹子高耸
B. 竹子因重力而低下
C. 竹子在风中摇曳
诗中“相看恰似主人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然与人心的隔阂
B. 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C. 自然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昭俭的《题家园》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着重于自然景物与人心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倾向于静谧的思考,后者则是浓烈的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