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时间: 2025-05-02 12:09:40

诗句

闲来日日理荒余,剩引涟漪一派俱。

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

啼春不到莺无友,警夜谁知雁有奴。

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40

原文展示: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李壁〔宋代〕

闲来日日理荒余,剩引涟漪一派俱。
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
啼春不到莺无友,警夜谁知雁有奴。
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

白话文翻译:

闲暇时光里,我每天整理那片荒芜的余地,只剩下涟漪荡漾一片。试着把渔竿伸向断岸,任凭画师描绘出美丽的图景。春天的啼鸣还未到来,黄莺没有朋友;夜晚的警觉,谁能知道雁群的孤独。出处的事情需看时运,切勿将官场与江湖分开。

注释:

  • 闲来日日:指闲暇的日子。
  • 理荒余:整理荒芜的余地。
  • 涟漪:水面上荡起的波纹。
  • 渔竿:钓鱼的工具。
  • 临断岸:靠近断裂的岸边。
  • 画手:画画的人。
  • 啼春:春天的鸟叫声。
  • 莺无友:黄莺没有伴侣。
  • 警夜:夜晚的警觉。
  • 雁有奴:大雁在孤单中有如奴仆。
  • 廊庙与江湖:指官场与江湖的世俗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兴寄情,寄托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提及的“江湖”与“廊庙”,暗示了官场与个人理想的冲突。

诗歌鉴赏:

李壁的《予赋雁湖诗》通过平淡的自然描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的首句“闲来日日理荒余”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选择。接下来的“剩引涟漪一派俱”则将这种闲适生活与自然的美感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更是在表现一种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诗人将渔竿比作一种工具,既是对自然的捕捉,也是对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后的句子转向现实,提到“啼春不到莺无友”与“警夜谁知雁有奴”,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尤其是“雁有奴”一语,揭示了即使在群体中,个体仍感到孤立无援。

最后两句“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强调了人应当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既要理解官场的复杂,也要不忘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来日日理荒余:日复一日,闲暇时光里整理荒地,表达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2. 剩引涟漪一派俱:仅剩下微波荡漾,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空虚。
  3. 试把渔竿临断岸:尝试将渔竿伸向断岸,象征着对生活的探索与尝试。
  4. 从教画手貌成图:让画师描绘成美丽的图景,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啼春不到莺无友:春天的莺鸟尚未到来,暗示孤独的状态。
  6. 警夜谁知雁有奴:夜间警觉,谁能理解雁在孤独中的挣扎。
  7. 出处须将时运看:应当关注时代的变化。
  8. 莫分廊庙与江湖:不要将官场与江湖生活割裂,提醒我们要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与渔竿、画手相类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拟人:将莺、雁拟人化,增强诗歌的感情表达。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在闲适生活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受。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涟漪: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波动。
  • 渔竿:代表着对自然的探索与对生活的追求。
  • 莺与雁:象征孤独与无奈,表达对友情与陪伴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竿”象征什么? A. 对艺术的追求
    B. 对自然的探索
    C. 对官场的向往
    D. 对友情的渴望

  2. “啼春不到莺无友”中“莺”指代什么? A. 春天
    B. 孤独
    C. 友谊
    D. 自然

  3. “莫分廊庙与江湖”的意思是? A. 不要将官场与江湖分开
    B. 不要关注世俗生活
    C. 要追求理想生活
    D. 不要放弃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李壁与王维:李壁的作品更多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王维则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宁静与和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切关注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李壁诗集》
  • 《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其六 送春六曲 渔家傲 其二十八 渔家傲 春晓 渔家傲 和子文韵 渔家傲 其二十七 渔家傲 盂兰会世已绝迹,南中犹盛行,诵经以度拓荒叔伯之魂魄,感而赋之,用范希文韵。 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 渔家傲(沅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包含务的成语 冰消冻释 时移事改 风流雨散 毋忝厥职 包含驾的成语 包含欢的成语 息机 层岩叠壑图 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眂盂 羊字旁的字 囊里盛锥 文字旁的字 宂沓 反文旁的字 星离雨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