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44
作者: 林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幽胜程程擬遍寻,不妨淮楚入搜吟。
藓莎篱落豀庄静,松竹楼台坞未深。
数抹晚霞怜野笛,一筛寒水羡沙禽。
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甸南游时的情景与感受。作者在幽静的胜地漫步,虽有意四处游览,但不妨在淮楚之间吟咏。那篱落边的苔藓和沙滩显得格外宁静,松竹掩映的楼台似乎还未深入丛林。晚霞映照下的野笛声让人怜惜,清澈的寒水中,沙禽在嬉戏,令人羡慕。腰间的绶带谁能理解我的心情?能够有闲暇游玩,便是我心中所愿。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淮楚”之说,可以引申出南方水乡的文化背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思,号雪舟,吴兴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林逋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游览淮甸南方时,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在诗中,林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淮甸南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心中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向往的闲适生活。诗中所构建的意境,静谧而富有生机,表现出作者在游览中的悠然自得。在“幽胜程程擬遍寻”的开头,诗人即表现出寻访美景的心情,而后又不妨在淮楚之间吟咏,显示出对自然的欣赏与沉醉。
接下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田园的宁静,“藓莎篱落豀庄静,松竹楼台坞未深”,意象中的苔藓、沙洲、松竹与楼台,构成了一幅静美的图画,令人怦然心动。晚霞和野笛的描写更是将景与情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
最后两句“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渴望与对浮华世俗的超脱,传达出一种向往自由与内心平和的情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幽胜”指的是什么?
“腰间组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不包括:
答案: 1-B, 2-C,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就是对《淮甸南游》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