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7:45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全祖望 〔清代〕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已故父亲的思念与对后代的期待。作者在七十岁之后,期待抱孙,但兰芽(代表孙子)却不见生长,心中无以慰藉已逝的亲人。作者回忆起祭祀时的仪式,声音在耳边回响。清晨听到喤喤的滴水声,他急忙去先祖的庙宇祭拜,泪水潸然而下,感慨再难见到亲人。对于轮回的说法,作者内心感到愤怒,同时有人无端附会自己的宿世,令他感到不快。老朋友琅江的老督说自己与他有前生的关系,作者对此只是一笑置之。最近听说正气堂有关于胎儿的预告,虽然不信,但还是感到惊讶。作者借此和朋友聊天,来缓解内心的孤寂。时光流逝,后来的学习之路艰辛且难达,古人重视胎教,所以自己也应当谨慎。如今的儿子已出生,渐渐有了知觉,期望妻子能细心呵护,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养育。
作者介绍:全祖望是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对人生和家庭的深刻反思之际。在对亲人怀念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后代的期待与关心。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诗人通过对已故父亲的思念,表达了对后代的期待与担忧。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生与死、亲情与孤独的复杂情感。首句“先公七秩后”即点出时间的流逝,诗人对父亲的怀念如影随形。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切的感情,尤其是“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既表现了对亲人的追忆,也反映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人还提到“释子语轮回”,表达了对轮回说法的不满,继而引出对自己身世的思考。通过与朋友的对话,诗中交织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教育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后代的期望。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家族延续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潸然转出涕”中“潸然”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琅江老督”表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