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时间: 2025-05-07 00:17:45

诗句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7:45

原文展示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全祖望 〔清代〕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已故父亲的思念与对后代的期待。作者在七十岁之后,期待抱孙,但兰芽(代表孙子)却不见生长,心中无以慰藉已逝的亲人。作者回忆起祭祀时的仪式,声音在耳边回响。清晨听到喤喤的滴水声,他急忙去先祖的庙宇祭拜,泪水潸然而下,感慨再难见到亲人。对于轮回的说法,作者内心感到愤怒,同时有人无端附会自己的宿世,令他感到不快。老朋友琅江的老督说自己与他有前生的关系,作者对此只是一笑置之。最近听说正气堂有关于胎儿的预告,虽然不信,但还是感到惊讶。作者借此和朋友聊天,来缓解内心的孤寂。时光流逝,后来的学习之路艰辛且难达,古人重视胎教,所以自己也应当谨慎。如今的儿子已出生,渐渐有了知觉,期望妻子能细心呵护,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养育。

注释

  1. 先公:指已故的父亲。
  2. 兰芽:指孙子或后代的象征。
  3. 柳州语:可能指柳宗元的诗词,或是某种特定的方言或说法。
  4. 潸然:形容泪水流下的样子。
  5. 释子:释子是佛教的用语,指转世或轮回。
  6. 琅江老督:指一位名叫琅江的老朋友或官员。
  7. 正气堂:可能指某个具有影响力的场所或机构。
  8. 胎教:指在孕期对胎儿进行的教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全祖望是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对人生和家庭的深刻反思之际。在对亲人怀念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后代的期待与关心。

诗歌鉴赏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诗人通过对已故父亲的思念,表达了对后代的期待与担忧。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生与死、亲情与孤独的复杂情感。首句“先公七秩后”即点出时间的流逝,诗人对父亲的怀念如影随形。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切的感情,尤其是“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既表现了对亲人的追忆,也反映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人还提到“释子语轮回”,表达了对轮回说法的不满,继而引出对自己身世的思考。通过与朋友的对话,诗中交织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教育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后代的期望。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家族延续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点明了时间,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与对孙子的期待。
    •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体现了对子孙未能成材的失落与心灵的慰藉之缺失。
    •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提到祭祀时的情景与仪式感,声音成为对亲情的寄托。
    •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描绘了清晨祭拜的急切与对先人的敬仰。
    •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无尽思念。
    •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对轮回说的不屑与愤怒,体现了个人信念的坚定。
    •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对他人无端解释自己命运的不满。
    •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提到与昔日朋友的联系,带有一丝轻松的自嘲。
    •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对他人言论的不以为意,反映出内心的豁达。
    •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引出对未来的探讨与期待。
    •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对未来说法的不信与惊讶,增强了诗的戏剧性。
    •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通过与友人的交谈缓解内心的孤独。
    •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反映出求学的艰辛与对未来的忧虑。
    •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后代的影响。
    •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描绘新生儿的出生与成长的细微变化。
    •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对妻子教育孩子的期望与叮嘱。
  2.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将情感具象化,通过“潸然转出涕”来表达情感的流露。
    •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兰芽”、“晨起闻喤喤”等,营造出典雅而又情感深邃的氛围。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对后代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兰芽:象征着儿孙的生长与希望,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 晨起:清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祭拜先人的仪式感联系在一起,显示了对传统的尊重。
  • 潸然泪下:代表着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亲人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历史的反思
  2. “潸然转出涕”中“潸然”指的是什么?

    • A. 笑声
    • B. 泪水
    • C. 风声
  3. 诗中提到的“琅江老督”表示什么?

    • A. 朋友
    • B. 亲属
    • C. 官员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全祖望的《五月十三日举一子》与杜甫的《春望》均体现了对家国、亲情的深刻反思。不同的是,全祖望更加强调对后代的教育和期待,而杜甫则更为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祖望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汉语词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摸鱼子 辛卯清明日,尝以金缕曲侑觞,今年 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 摸鱼子 赋白莲 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九月重九 摸鱼子 其二 秋雨 摸鱼子 其一 春雨 摸鱼子 满朝欢令 满朝欢·一点箕星 满朝欢 寿韩尚书出守九月廿五 满朝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患无穷 恰到好处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隆祚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王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必力 歺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忡怅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人有脸,树有皮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鹏翮 众少不敌 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