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8:07
巫峡归云底处寻,高城渺渺暮烟沈。
春风不剪垂杨断,系尽行人北望心。
在巫峡的云雾底下寻找归路,高耸的城楼在黄昏的烟雾中显得渺小而沉寂。春风无法剪断垂柳的枝条,牵动着行人北望的心情。
元好问,字子明,号尘山,金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词、诗。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又深邃。
“出京”这首诗作于诗人离开京城之际,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离别的感慨。此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不舍与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这首诗以巫峡的景象开篇,通过对高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渺小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巫峡归云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的缺失,而高城渺渺的描写又显得如此遥不可及,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形的隔阂。
接着,春风与垂杨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风代表着生机和希望,但在诗中却无法剪断垂柳,象征着对离别的永恒牵挂。最后一句“系尽行人北望心”再次强调思乡之情,那种无尽的思念与向往,令人心酸。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巫峡”是指哪里?
“春风不剪垂杨断”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观表达离别情感,不同的是,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元好问则细腻温婉。元好问的“巫峡”与李白的“庐山”都营造出一种心灵的寄托,但情感的表达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