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6: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6:59:08
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作者: 元好问
膝上添丁郎小小,雏彩鹤初匀。
书堂合与孟家邻。
诵诗琴解,论学墨沾唇。
头玉眉刷翠,更将秋水为神。
看花留待百年春。
金鞍南陌上,惊动洛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小儿的成长与学习的场景。诗人以“膝上添丁”来形容儿子年幼,像刚刚羽化的彩鹤,初显雏形。书房里与邻居的孟家一起,讨论诗词和音乐,学问的墨汁沾染在嘴唇上。小儿的眉眼如玉,清澈如秋水,仿佛在看花时等待着百年春光的到来。骑在金鞍上的小儿在南边的乡间小路上行走,惊动了洛阳的人们。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元代诗人、词人,字天锡,号山人,出生于今山西省。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用词细腻著称,尤其擅长词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安宁与孩子的成长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临江仙》采用了婉约的风格,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孩子成长的快乐。诗中的小儿象征着未来,希望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孩子的赞美,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在平易近人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在意象上,诗中“雏彩鹤”、“书堂”、“金鞍”等词汇,既描绘了孩子的稚嫩,又展现了教育的重要性,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诗的末尾提到“惊动洛阳人”,更是增添了诗的广阔视野,表达了小儿成长的影响力,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辉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教育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孩子成长的深情厚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膝上添丁”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金鞍南陌上”描述了哪个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