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23:43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
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
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
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轧轧的车轮在石槽上转动,古老的关口依然守卫着弓和刀。
连营里的骑兵在红尘中突袭,微服的行人在高高的细路上行走。
已经化为尘沙的我不必自叹,厌倦了遇见豺狼虎豹只想安然逃脱。
青云直立三千丈,我的志向只在东山之上。
此诗隐含了许多历史背景,特别是金朝时期的战事和士人的境遇。诗中的“青云玉立”寓意着高远的理想和志向,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理想的追求。
元好问(1190-1257),金朝诗人,号“天隐”,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历史、豪情和个人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政治使命感。
《石岭关书所见》创作于金朝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是在边关巡逻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个人理想以及战乱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开篇的“轧轧旃车转石槽”生动地描绘了边关的军事气氛,紧接着的“故关犹复戍弓刀”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延续。诗人在细致的观察中,揭示了战乱带来的不安与恐惧。
中间的“连营突骑红尘暗”表现了战争中的混乱与无奈,而“微服行人细路高”则显示了诗人对隐秘行踪的无奈,暗示了他内心的无力与渺小。接下来的“已化虫沙休自叹”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厌逢豺虎欲安逃”则是对现实的直接反应,表达了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最后两句“青云玉立三千丈”是全诗的高潮,展现了诗人心中依然存在的高远理想与豪情。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慨与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动荡现实的不满,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怀。
诗中“轧轧旃车转石槽”中的“轧轧”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豺虎”的态度是: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