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6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疏烟沈去鸟,落日送归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河流环绕,枫树林散落在四周,山中竹林幽静深邃。稀疏的烟雾中,鸟儿在空中飞走,落日的余晖伴着归牛回家。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元好问生活在金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中宁静的自然环境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澹庵,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描写,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诗人隐居于山野时创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此时,金朝政局动荡,诗人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这首《山居杂诗六首》其四,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曲折的河流与散落的枫林结合,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美。山深处的竹林幽静,给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放松。接着,诗人描绘了稀薄的烟雾与飞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静谧。最后,落日的余晖伴随归牛的悠然,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回归,给人以自然和谐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归属感与宁静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反而通过简单的景象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川迥”指的是什么?
a) 直的河流
b) 曲折的河流
c) 无水的地方
“落日送归牛”中的“归牛”象征什么?
a) 归家的牛
b) 失去的时间
c) 飞走的鸟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憧憬
b) 对山居生活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