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江夏尹饯于舍人于黄鹤楼》

时间: 2025-05-09 00:30:39

诗句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39

原文展示:

与江夏尹饯于舍人于黄鹤楼 徐祯卿 〔明代〕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

白话文翻译:

在这没有战争的地方,建筑得以完整保存。 天地间还留有壮观的景象,荆楚之地山川郁郁葱葱。 鹤鸣声在辽阔的天空中回荡,江水深邃在禹庙之前。 船只控制着南北交通,节度使在此宣示权威。 令尹趁着闲暇时光,与使君一同参加祖筵。 炎热的气息无法到达,这里的环境异常清爽。 我们继续登高望远的传统,心中怀念着前贤。 回首风烟,古今都感到凄凉。 握手告别,不知将去往何方,经过秋天还未打算返回。 遥远的沙洲上的月亮,让我怀念起桂阳的船只。

注释:

字词注释:

  • 干戈地:指战争频繁的地方。
  • 栋宇全:建筑完整无损。
  • 乾坤:指天地。
  • 荆楚:古代地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 鹤唳:鹤的鸣叫声。
  • 寥天迥:天空辽阔。
  • 舟樯:船的桅杆,这里指船只。
  • 节镇:指节度使,古代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 令尹:古代官名,这里指地方长官。
  • 使君:古代对使者的尊称。
  • 祖筵:祭祀祖先的宴席。
  • 炎蒸:炎热的气息。
  • 虚爽境:清爽的环境。
  • 登临迹:登高望远的传统。
  • 作者贤:指前贤,古代的贤人。
  • 风烟:指风景和烟雾。
  • 凄然:凄凉的感觉。
  • 握手:告别时的动作。
  • 安适:去往何方。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沙际月:沙洲上的月亮。
  • 桂阳船:指桂阳地区的船只。

典故解析: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古代名楼之一,常有文人墨客在此登高赋诗。
  • 禹庙:纪念大禹的庙宇,大禹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鹤楼为江夏尹和舍人送行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景象的珍惜,对前贤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表达了对前贤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一句,直接点出了和平的珍贵,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与战争频繁之地形成鲜明对比。“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则进一步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来衬托和平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鹤鸣、江水、船只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前贤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凄凉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有干戈地,能令栋宇全。”:诗人首先指出在没有战争的地方,建筑得以完整保存,强调和平的珍贵。
  2. “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天地间还留有壮观的景象,荆楚之地山川郁郁葱葱,自然景色壮丽。
  3. “鹤唳寥天迥,江深禹庙前。”:鹤鸣声在辽阔的天空中回荡,江水深邃在禹庙之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4. “舟樯控南北,节镇此旬宣。”:船只控制着南北交通,节度使在此宣示权威,显示出地方的繁荣与稳定。
  5. “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令尹趁着闲暇时光,与使君一同参加祖筵,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交场景。
  6. “炎蒸飘不到,虚爽境何偏。”:炎热的气息无法到达,这里的环境异常清爽,强调了黄鹤楼的清凉宜人。
  7. “乃继登临迹,空怀作者贤。”:我们继续登高望远的传统,心中怀念着前贤,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
  8. “风烟一回首,今古共凄然。”:回首风烟,古今都感到凄凉,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
  9. “握手将安适,经秋未拟旋。”:握手告别,不知将去往何方,经过秋天还未打算返回,表达了离别的无奈。
  10. “迢迢沙际月,遥忆桂阳船。”:遥远的沙洲上的月亮,让我怀念起桂阳的船只,增添了诗的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唳寥天迥”中的“鹤唳”比喻宁静深远的声音。
  • 拟人:如“炎蒸飘不到”中的“炎蒸”拟人化,形容炎热的气息无法到达。
  • 对仗:如“乾坤馀壮观,荆楚郁山川”中的“乾坤”与“荆楚”,“壮观”与“山川”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和平与离别。诗人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珍惜和对前贤的怀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离别的凄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楼:象征着和平与文化。
  • 鹤唳:象征着宁静深远的声音。
  • 江深:象征着深邃与宁静。
  • 舟樯:象征着交通与繁荣。
  • 沙际月:象征着遥远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未有干戈地”指的是什么? A. 战争频繁的地方 B. 没有战争的地方 C. 建筑完整的地方 D. 和平的地方

  2. “鹤唳寥天迥”中的“鹤唳”象征着什么? A. 宁静深远的声音 B. 战争的声音 C. 热闹的声音 D. 悲伤的声音

  3. 诗中提到的“禹庙”是为了纪念谁? A. 大禹 B. 孔子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1. B. 没有战争的地方
  2. A. 宁静深远的声音
  3. A. 大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是黄鹤楼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 杜甫《登高》: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与江夏尹饯于舍人于黄鹤楼》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黄鹤楼送别诗,但徐诗更注重对和平景象的描绘和对前贤的怀念,而李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祯卿的诗歌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故连昌宫 旋风吟二首 其二 首尾吟 其一 再答王宣徽 思患吟 垂柳长吟 诫子吟 和君实端明花庵独坐 仁者吟 自凤州还至秦川驿寄守倅薛姚二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终天报恨 十年窗下 鬼祟 唯妙唯肖 辛字旁的字 志美行厉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髟字旁的字 悒于 分形共气 见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杯水之谢 包含寐的成语 闪亮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