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古钵岭谒慈感祠下》

时间: 2025-05-06 03:03:14

诗句

郡岭中推古钵尊,山川罗列掌中存。

亭台突兀圣婆庙,邱垤逶迤山子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4

原文展示:

登古钵岭谒慈感祠下
作者: 徐安国 〔宋代〕

郡岭中推古钵尊,
山川罗列掌中存。
亭台突兀圣婆庙,
邱垤逶迤山子村。

白话文翻译:

在郡岭中推崇古老的钵尊,
山川景色如同掌中宝物般清晰可见。
亭台高耸,圣婆庙显得格外庄严,
小山丘蜿蜒起伏,映衬着山子村的宁静。

注释:

  • 古钵:指古代的钵形器物,象征着某种文化或宗教。
  • :古代的容器,通常用于盛酒或香。
  • 亭台:指建筑物,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休息。
  • 圣婆庙:供奉某位神灵的庙宇,带有宗教色彩。
  • 邱垤:小丘,指小山的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安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展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徐安国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何时何地并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与徐安国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密切相关。诗中所描绘的古钵岭及其庙宇,可能是作者游览所见,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钵岭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郡岭中推古钵尊”以“推”字传达出一种崇敬和推崇,表现出作者对古文化的敬仰。接下来通过“山川罗列掌中存”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掌中珍宝相提并论,展示了作者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厚意。第三句“亭台突兀圣婆庙”则通过高耸的建筑与古庙的结合,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最后一句“邱垤逶迤山子村”,不仅展示了山丘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类生活的痕迹,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意象上则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深邃与宁静。通过对特定地点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郡岭中推古钵尊:在郡岭之中推崇古老的钵尊,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2. 山川罗列掌中存:山水如同在掌中清晰可见,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细致观察。
  3. 亭台突兀圣婆庙:高耸的亭台与圣婆庙交相辉映,展现出人文景观的崇高。
  4. 邱垤逶迤山子村:蜿蜒的小丘与山子村相映成趣,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川比作掌中宝,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亭台突兀”与“邱垤逶迤”,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钵: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2. 亭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向往。
  3. 圣婆庙:体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与神圣感。
  4. 邱垤: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郡岭”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川
    • B. 古文化
    • C. 郡县之间的山脉
    • D. 村庄
  2. “亭台突兀”中的“突兀”意指什么?

    • A. 矮小
    • B. 高耸
    • C. 平坦
    • D. 破旧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徐安国的《登古钵岭谒慈感祠下》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失落与忧虑,而徐安国则聚焦于文化的传承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主题》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中感秋 六月喜雨三首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诚斋待月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寄奉新锺宰 祟德道中望福严寺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寥迥 耳目心腹 兔角牛翼 楄柎 食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靣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例行差事 扬眉抵掌 循名课实 元精 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许友以死 熊开头的成语 气竭形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