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38
过庐山遇雨
江风吹雨逐人来,
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
石棱崖角独崔嵬。
江风吹着雨水把人们卷来,
走过山前又不得不重回。
在山顶被云雾遮住看不见,
只有那石棱和崖角孤独地矗立。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庐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高山和自然的壮丽,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介绍:
杨时,宋代诗人,精于山水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庐山之行,正值雨天,诗人借此机会描绘了雨中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自身的渺小。
《过庐山遇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人在庐山的旅途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雨水,借此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以“江风吹雨逐人来”引入,给人一种雨水急促而来的感觉,仿佛自然的力量在不断推动着人们前行。而“行过山前首重回”则暗示了旅途中人对自然的迷茫与无奈,尽管想要探索山的奥秘,却又不得不因雨而返回。
接下来的“绝顶隔云看不见”描绘了庐山的高耸与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和不可及。而最后一句“石棱崖角独崔嵬”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尽管雨雾弥漫,但山的轮廓依然坚毅而顽强,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与人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呈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感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展现了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庐山雨景,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雪 B. 雨 C. 风 D. 霜
诗人对庐山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渺小与无助 B. 自信与骄傲
C. 驳斥与否定 D. 忽视与淡漠
“绝顶隔云看不见”表达了什么?
A. 高远的理想 B. 现实的障碍
C. 追求的艰难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时的《过庐山遇雨》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但杨时更侧重于雨中的动态与变化,而王维则强调静谧的秋景,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