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京》

时间: 2025-05-07 07:15:21

诗句

献书此日出神州,残雪飞花满敝裘。

万里归心悬白发,三年离恨忆沧洲。

驱驰南北成多病,感慨烽烟欲倦游。

何处买山堪寄傲,丹砂吾拟问罗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21

原文展示

献书此日出神州,
残雪飞花满敝裘。
万里归心悬白发,
三年离恨忆沧洲。
驱驰南北成多病,
感慨烽烟欲倦游。
何处买山堪寄傲,
丹砂吾拟问罗浮。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天我从神州出发,
残雪与飞花满披在破旧的衣裳上。
我心系万里,白发已然悬挂,
三年的离愁别恨让我想起沧洲的旧事。
南北奔波让我多病,
对烽火连天感到厌倦。
我在何处能买到山水来寄托我的傲气,
我打算向罗浮山寻求丹砂。

注释

  • 献书:指赠送书信,表达对某人的敬意或思念。
  • 神州:指中国,意为“神圣的土地”。
  • 残雪:指冬季残留的雪,象征寒冷、凋零。
  • 飞花:指春天飞舞的花瓣,象征美好与希望。
  • 敝裘:破旧的皮衣,象征贫困与不堪。
  • 万里归心:指对家的思念之情,渴望归乡。
  • 白发:象征年老与时间的流逝。
  • 离恨:离别的思念与痛苦。
  • 沧洲:传说中的仙境,象征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 烽烟:指战争,象征动荡与不安。
  • 罗浮:指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追求长生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光统(约1550-约1620),字子衡,明代诗人,号青溪,籍贯不详。他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山水和个人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

《出京》创作于明代,作者在经历了南北奔波与离别之苦后,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回忆。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矛盾。

诗歌鉴赏

《出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献书此日出神州”开篇,表现了作者在此日启程的庄重与决心。接着,作者运用“残雪飞花”一语,描绘出春冬交替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万里归心悬白发”一句,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白发的象征意义在此不仅仅是对年岁的感叹,更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接下来的“驱驰南北成多病”,则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何处买山堪寄傲,丹砂吾拟问罗浮”,则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和超脱的追求,罗浮山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寄托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献书此日出神州:在这一天,献上书信,离开神州,表达了作者的告别与决心。
  2. 残雪飞花满敝裘:冬雪未融,春花飞舞,意象交融,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3. 万里归心悬白发:远道而归的心情如同白发般沉重,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4. 三年离恨忆沧洲:三年的离别之苦让作者想起了理想中的沧洲,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5. 驱驰南北成多病:南北奔波导致身体多病,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6. 感慨烽烟欲倦游:对战争的感慨让作者感到疲惫,体现了对动荡社会的厌倦与反思。
  7. 何处买山堪寄傲:渴望找到可以寄情山水的地方,象征着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8. 丹砂吾拟问罗浮:打算向罗浮山寻求长生的丹砂,寄托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驱驰南北”与“感慨烽烟”。
  • 意象:用“残雪”“飞花”等自然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通过“白发”“沧洲”等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与理想追求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雪:象征寒冷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飞花:象征希望与美好,代表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白发:象征年老与沉重的思念。
  • 沧洲:理想中的归宿,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罗浮:道教文化的象征,代表追求长生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献书此日出神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感伤
    • B. 喜悦
    • C. 决心
    • D. 惆怅
  2. “万里归心悬白发”中“白发”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历经沧桑
    • C. 快乐
    • D. 富贵
  3.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种花
    • C. 一座城
    • D. 一种药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地关注在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
  • 《静夜思》: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两者均有共通之处,但《出京》更多地融入了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出京》这首诗。

相关查询

八六子 寄榆生广州 八六子(次筼房韵) 八六子 寿石窗丈八六华诞 八六子 琴台在灵岩最高顶,秋晚登望怀古,有辞舟客邓子石瞿扣舷而和之 八六子 八六子 八六子 八六子 白莲,次淮海韵 八六子 八六子 沅江舟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潢洋 大逆无道 居傲鲜腆 铜马帝 神霄绛阙 爿字旁的字 鋭悍 木字旁的字 无所不作 至字旁的字 尚德缓刑 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坯冶 魚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捞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