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4:41
满江红 咏蝶
作者: 潘榕 〔清代〕
一梦蘧蘧,早悟彻浮生是幻。
忆蠖屈草茅伏处,化身未现。
裹叶青虫谁鉴赏,抱枝毛蛹真堪厌。
忽高飞彩翼焕文章,群争羡。
亭榭好,芳寻遍。
锦绣里,花迷恋。
纵繁华也要能消福艳。
春色名园酣富贵,秋风败堵忘贫贱。
味庄周意趣最幽深,宜参玩。
这一切如同一场梦,早已领悟到浮生如幻。
回忆那蜗牛般弯曲的草叶和隐蔽的地方,化身还未显现。
谁会去欣赏那裹在叶子里的青虫呢?抱着树枝的蛹实在令人厌烦。
忽然间我飞向高空,彩翼闪耀,焕发出文章的才华,众人都争相羡慕。
亭台楼阁真好,到处都在寻芳。
在锦绣的花海中,我深深迷恋。
即使繁华也要能消除这锦绣的艳丽。
在春色名园中欢酣富贵,在秋风中忘却贫贱的困扰。
领悟庄周的意趣最为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潘榕,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一个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其诗风以清新、自然为特点,常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哲理为主题。
《满江红 咏蝶》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蝴蝶的描写,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满江红 咏蝶》以蝴蝶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开篇以“梦”引入,暗示生活的虚幻与无常。通过对青虫和毛蛹的描绘,诗人展现了生命转化的过程,暗示着即使身处低谷,也要相信未来的美好。蝴蝶的高飞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实现,众人的羡慕则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对亭榭和锦绣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繁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最后,诗人通过庄周的意趣,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提醒人们在追求富贵与繁华的同时,也要懂得放下与忘却。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物质世界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
整首诗歌通过对蝴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变迁以及人生真谛的思考。虽然人生如梦、繁华易逝,但仍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深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象征蜕变的生物是什么?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哲学家是__。 答案:庄周
判断题:诗中强调人生的富贵与贫贱是恒久不变的。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