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01
草阁新晴,早为我特陈鸡黍。
问今日坐中何客,邻家三五。
稚子隔篱呼即应,老人入户欢相语。
喜朝来好雨正宜田,公忙否。
妇与子,晨皆去。
孙亦往,芸瓜瓠。
只老妻留止,为供炊煮。
雨又插秧晴打麦,暮还车水朝犁土。
见何曾,四月有閒人,田家苦。
新晴的草阁里,早早为我准备了鸡粟饭。
我问今天坐在这里的客人有哪些,邻居家三五个。
小孩子在篱笆外叫着,我立刻回应,老人进屋来欢快地聊天。
早上来的好雨正好适合田地,你忙吗?
妻子和孩子们早上都出去了,孙子也去玩芸豆和瓠子。
只有老妻留在家中,为我准备饭菜。
雨后插秧,晴天打麦,傍晚再车水,早上犁地。
难道四月还有闲人吗?农家是多么辛苦。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农村小村庄中,农田在雨后复苏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与乡邻、家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开篇以“草阁新晴”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邻居、孩童、老人等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和美好。尤其是“喜朝来好雨正宜田”一句,表现了农人对天公作美的感激与期待。诗中还有对家庭成员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情味。
整首诗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团聚的珍视。诗人以轻松愉快的语调写下生活的点滴,流露出对乡土的依恋与对劳动的尊重。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生活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稚子隔篱呼即应”,展示了孩童的纯真和诗人的亲近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生活,表现了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庭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农家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黍”指的是什么?
A. 鸡肉和米饭
B. 鸡肉和黍米
C. 鸡肉和豆腐
答案:B
诗中“稚子隔篱呼即应”表现了什么?
A. 孩子的孤独
B. 孩子与诗人的亲密
C. 孩子不懂事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雨又插秧晴打麦”说明了什么?
A. 农民的忙碌
B. 农民的懒惰
C. 农田的荒废
答案:A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满江红》的诗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