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花赏梅》

时间: 2025-04-29 21:21:00

诗句

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石家楼上贪吹笛,肯放朝朝玉树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1:00

原文展示:

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石家楼上贪吹笛,肯放朝朝玉树新。

白话文翻译:

我自在于人间,插梅的同时不在乎乌巾被损坏。
春天回到积雪和冰层之中,梅花的香气飘散在荒山和野水之滨。
一枝梅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背风的花瓣远远跟随人。
在石家楼上贪恋地吹笛子,愿意把新鲜的梅花天天放在玉树上。

注释:

  • 老子:指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 乌巾:一种黑色的头巾,诗中表示对外在形象的无所谓。
  • 香动:香气四处飘散。
  • 带月一枝:在月光下的一枝梅花。
  • 石家楼:可能指作者的居所,暗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玉树:象征美好、高洁的事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老子”,不仅指代历史人物,更暗示一种哲学思想,即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同时“插梅”象征着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善于描写自然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浣花赏梅》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诗人心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实现,常在自然中寻求慰藉。梅花在他眼中不仅是一种自然美,更是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诗歌鉴赏:

《浣花赏梅》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陆游通过描写梅花,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老子”引入,表明诗人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世俗的得失。插梅的动作,不仅是欣赏花的美丽,更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即便损失了外在的东西,内心依旧自在。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在冰雪中回归,梅花的香气不仅弥漫在山野之间,更传达出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让人感受到梅花在月光下的优雅与温柔,仿佛在诉说着它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最后两句在石家楼上,诗人贪恋地吹笛,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新生事物的渴望,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子人间自在身:表达了诗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2. 插梅不惜损乌巾:通过插梅,表明对自然美的热爱,乌巾的损坏不在乎,强调内心的自在。
  3. 春回积雪层冰里:春天到来,冰雪消融,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4. 香动荒山野水滨:梅花的香气弥漫在自然中,提升了自然的美感。
  5. 带月一枝低弄影:描绘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6. 背风千片远随人:花瓣随风飘散,形象地表现出梅花的脆弱与自由。
  7. 石家楼上贪吹笛:诗人愉悦的心情与悠闲的生活状态。
  8. 肯放朝朝玉树新:愿意将新鲜的梅花日复一日地放在身边,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生活中的美好,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拟人:花香与花瓣的行为赋予了生命,使得自然更具人情味。
  • 对仗:如“带月一枝”与“背风千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渴望。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月光:象征梦幻与纯洁,营造出诗的意境。
  • :代表自由与流动,暗示生命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子”指的是谁? A. 道家创始人
    B. 唐代诗人
    C. 宋代书法家

  2. “春回积雪层冰里”意指什么? A.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
    B. 冬天还没结束
    C. 夏天即将来临

  3. 诗人在哪儿贪恋地吹笛? A. 山顶
    B. 石家楼上
    C. 河边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展现坚韧与美好。
  •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对比:

陆游的《浣花赏梅》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作为主题,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后者强调梅花的坚韧精神。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表现梅花时的不同视角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游仙四首 和张才甫野望轩 用前韵赠张正仲朝散二首 锦石捣流黄 迷楼歌二首 和李次仲韵 持节过京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雨中寄李正字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捧读 判若黑白 殢酒 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笔底生花 弃车走林 半青半黄 鹿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孢子植物 和气生财 三点水的字 漫郎 黍字旁的字 连昏达曙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