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幸得那人归》

时间: 2025-05-06 02:46:01

诗句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

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

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

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6:01

原文展示

卜算子·幸得那人归
作者: 罗惜惜 〔宋代〕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
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
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
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

白话文翻译

幸好那个人终于回来了,怎么能够让他离开呢?
一天的思念,就如同十二个时辰,真是情感难以割舍。
本来是美好的缘分,但又怕这缘分是虚幻的。
如果让他跟别的人走了,那就只能在黄泉之下相见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幸得:幸好得到了。
  • 怎便教:怎么能够让他离开。
  • 相思:思念。
  • :古代计时单位,一日分为十二辰。
  • 因缘:缘分,因缘关系。
  • 黄泉:指阴间,死亡之地。

典故解析
“黄泉”在古代文献中常指代死后之地,寓意生死离别。诗中提到黄泉下的相见,表达了对生离死别的深刻惧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惜惜,字子华,号南屏,宋代女诗人,以情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女性的内心情感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经历了一段感情的动荡后,表达了对爱人归来的期盼与思念之情。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重视和对缘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卜算子·幸得那人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恐惧。全词通过“幸得那人归”开篇,直接表达出对爱人的欢喜与珍惜,接下来的“怎便教来也”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仿佛在暗示着爱情的脆弱与易逝。

词中“一日相思十二辰”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思念的漫长与煎熬,时间在思念中显得无比漫长,情感的深沉可见一斑。接下来的“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更是道出了对缘分的复杂心情,既感恩于得,又恐惧于失,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纠葛。

最后一句“相见黄泉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恐惧,突显了真爱的珍贵与脆弱。整首词调动了读者的情感,仿佛让人感同身受,深切地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幸得那人归”:表达了对爱人回来的喜悦。
  • “怎便教来也”:提出了对离别的忧虑。
  • “一日相思十二辰”:用时间的对比,强调思念的漫长与痛苦。
  • “真是情难舍”:表明情感的深厚。
  • “本是好因缘”:对缘分的肯定。
  • “又怕因缘假”:对缘分的怀疑与担忧。
  • “若是教随别个人”:设想若爱人离去的情境。
  • “相见黄泉下”:表露对生死离别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漫长的时间,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因缘假”与“因缘好”,增强词句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对爱与离别的担忧,突出情感的深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珍贵与脆弱展开,表达了对爱人与缘分的感慨,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那人:象征爱的归属,充满情感。
  • 相思:思念的情感表现,承载着深情。
  • 黄泉:死亡与离别的象征,增添了悲剧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幸得那人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A. 伤心
    B. 喜悦
    C. 恐惧
    答案:B

  2. “一日相思十二辰”中的“辰”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时间单位
    C. 朋友
    答案:B

  3. 诗中的“黄泉”指代什么?
    A. 生活
    B. 阴间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恋之情,风格细腻。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涉及爱情的悲剧与无奈。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两首作品均探讨了爱情与人生的哲理,但罗惜惜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苏轼则更具哲理和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罗惜惜生平与作品研究》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及其背景。

相关查询

兴安乳洞 不雨一绝 卜居遣兴一首 卜居漫赋 编联偶作 避暑山寺二首 避暑山寺二首 避地咏史一首 北榭 白菡萏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恬不为怪 说和 雕虫小艺 凵字底的字 拔毛连茹 皇天无老眼 活寃业 夫党 同字框的字 蹦迪 革字旁的字 阿浑 干干翼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