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5:52
雨夜观史
陆游 〔宋代〕
读书雨夜一灯昏,叹息何由起九原?
邪正古来观大节,是非死後有公言。
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
它日安知无志士,经过指点放翁门。
在这个雨夜,我独坐灯下读书,昏暗的光线中不由得感叹,古人何以在九原之地长叹?
古往今来,关于正邪的讨论总是牵动着人心,而是非之事死后才会有公论。
我未能深入地讨论希腊哲学的微言细语,倒不如高歌一曲,来敲打古老的车辕。
未来的日子里,谁又能知道没有志士经过我的门前,寻求指点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风格多样,情感深厚,尤其擅长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陆游晚年的某个雨夜,反映了他在历史和哲学方面的思考,以及对志士的期盼,表达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望。
《雨夜观史》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雨夜独自读书,伴随的昏暗光线和淅沥雨声,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开篇便以“叹息”引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古往今来,正邪之事总是难以分明,特别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相往往在死后才会被公正评价。陆游在此表达了对历史公正的渴望和对个人努力的反思。
“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一句,流露出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哲学思考的向往,同时也显示出他谦虚的态度。尽管未能深入探讨深奥的哲理,但他仍然选择高歌,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它日安知无志士,经过指点放翁门”,表达了对未来志士的期待,表明他希望能在未来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的鞭策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诗的深厚内涵和情感的复杂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如用“正邪”对比历史的复杂性,用“叹息”表露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深刻的思考,对个人努力与社会责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志士的期盼,情感基调深沉而丰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九原”指的是:
A. 古代的一个埋葬之地
B. 一种哲学思想
C. 一种文学形式
D. 一种自然景观
陆游在诗中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对自己名声的渴望
B. 对未来志士的期盼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风景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希扪虱”指的是:
A. 一种虫子
B. 一种哲学
C. 一种书籍
D. 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雨夜观史》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渴望。在杜甫的诗中,有对国家和家国命运的忧虑,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责任和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