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19:03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在七月二十八的夜晚,秋天的干旱正是最严重的时刻,忽然下起了雨,心中感到无比欢喜,便作此诗。
丰收的稻谷像被火烧一样,稗草却依然青翠,内心忧愁重重,几乎忘记了生存的意义。
天上的乐曲虽然奏得极为悠扬,然而也比不上屋檐下雨水滴落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钧天九奏箫韶乐”中提到的“箫韶乐”源自周朝,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诗中将天上的乐声与雨声进行对比,突显雨水的珍贵和令人欢喜的情感。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关注国家和民生,作品富有深邃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干旱严重的时节,突如其来的雨水使陆游感到无比欣喜,表达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内心对生活的思考。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是陆游在经历秋季干旱后,迎来雨水的喜悦之情的表达。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嘉谷如焚稗草青”描绘了丰收的稻谷因干旱而焦灼的景象,而稗草却依旧青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顽强。接着,诗人用“沉忧耿耿欲忘生”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不仅源于干旱给农田带来的困扰,也暗示着他对国事的忧虑。最后,诗人以“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结束,强调了雨水滴落的声音比天上的音乐更动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与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在欢愉的雨声中,隐含的是对生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嘉谷如焚”的意思是?
A. 稻谷丰收
B. 稻谷焦灼
C. 稻谷被风吹走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A. 乐曲
B. 雨声
C. 烟火
诗中提到的“稗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顽强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的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均关注自然与人情,但陆游更多地结合个人情感,杜甫则常表现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两者在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