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52:55
一剪梅
作者: 高旭 〔清代〕
背人悄步傍花荫。
清漏沉沉。
清夜愔愔。
鸳鸯枕畔觅啼痕。
误尽香魂。
负尽香衾。
惹侬消瘦到而今。
红袖痴情。
红豆痴吟。
半钩凉月梦中寻。
不诉春心。
只诉愁心。
在无人的花影旁,我悄悄地走着。
夜色沉沉,清晰而悠静。
在这清冷的夜晚,心中思绪重重。
在鸳鸯的枕边,寻觅着哭泣的痕迹。
我误解了这香魂,
也负担了这香衾。
直到如今,我的身影已消瘦。
红袖中满是痴情,
红豆里满是吟唱。
在半轮凉月下,我在梦中寻找。
不诉说春天的心情,
只倾诉愁苦的心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中的红豆被引申为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其作品多描绘爱情与自然景物,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沉淀。
创作背景:
一剪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惆怅。
《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通过“背人悄步傍花荫”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的情绪,夜色沉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寂寞。在“鸳鸯枕畔觅啼痕”的描写中,诗人用鸳鸯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追忆,似乎在寻找爱情的痕迹,却又发现那是无法挽回的误解与负担。接着,诗人自述消瘦的身影,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失去的无奈。
“红袖痴情,红豆痴吟”则展现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红豆的象征意义使情感更加深厚,令人感受到那份执着与痴迷。最终,诗人选择不诉春心,反而只诉愁心,表明了一种对美好情感的无奈与痛苦,似乎在告诫人们,心中那份愁苦,常常超越了春天的欢愉。
整首诗以清冷的月光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正如一剪梅的脆弱与美丽,令人心生怜惜。诗人用极简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与对失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背人悄步傍花荫”中的“花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只诉愁心”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