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剪梅 秋怀》

时间: 2025-07-31 08:55:45

诗句

细雨蘋丝叶叶秋。

山自悠悠。

水自悠悠。

寒灯几点笛声幽。

不是渔舟。

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

花也增愁。

月也增愁。

双鱼寂寞泪长流。

身在江楼。

梦在妆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55:45

原文展示:

细雨蘋丝叶叶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寒灯几点笛声幽。不是渔舟。便是菱舟。病客天涯悔浪游。花也增愁。月也增愁。双鱼寂寞泪长流。身在江楼。梦在妆楼。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秋雨飘洒在水草摇曳的叶子上,山水都显得悠然自得。寒冷的灯光下,传来几声幽幽的笛声。耳边不是渔船的划水声,而是菱角舟的轻声荡漾。身为病客,漂泊天涯,内心对往日的游荡感到悔恨。花儿也愈发增添我的愁苦,明月也愈发加深我的忧愁。两条寂寞的鱼儿,泪水长流。此时我身在江楼,心却在梦中的妆楼。

注释:

  • 蘋丝:指水草,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 悠悠:形容自然的悠然自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受。
  • 寒灯:形容灯光昏暗,透出一丝寒意,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菱舟:特指用来采菱的船,和渔舟形成对比。
  • 病客:生病的旅人,暗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妆楼: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楼阁,象征着理想与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孤独,故而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一剪梅 秋怀》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雨、寒灯、笛声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开篇的“细雨蘋丝叶叶秋”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秋天的场景,雨丝轻轻拂过水草,勾勒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山自悠悠,水自悠悠”表达了自然的恬淡与自在,仿佛与人世间的烦扰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的推进,情感逐渐加深。诗人自述“病客天涯悔浪游”,不仅是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此时,花和月的意象登场,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愁苦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一句“身在江楼,梦在妆楼”,将梦境与现实的矛盾推向高潮,既表露出对理想的追求,又映衬出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乡中的深刻感受,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雨蘋丝叶叶秋:描绘秋天的细雨洒落在水草上,呈现出一种萧瑟的景象。
  2. 山自悠悠:山的轮廓在秋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悠然。
  3. 水自悠悠:水面波光粼粼,自然流淌,传达出一种宁静。
  4. 寒灯几点笛声幽:在寒冷的灯光下,几声笛声显得孤寂而幽远。
  5. 不是渔舟,便是菱舟:暗示生活的琐碎与困扰,渔舟和菱舟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活选择。
  6. 病客天涯悔浪游:身为病客,回首往昔的游荡,内心充满悔恨。
  7. 花也增愁,月也增愁:花和月都在增添诗人的忧愁,反映出心境的愁苦。
  8. 双鱼寂寞泪长流:两条寂寞的鱼儿流泪,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9. 身在江楼:身处江边的楼阁,描绘出诗人的现实。
  10. 梦在妆楼:梦中的妆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月”比作愁苦的源头,赋予它们情感。
  • 拟人:鱼儿流泪,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秋天的凄凉与愁苦。
  • 寒灯:代表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 笛声:引发思绪,唤起对往事的回忆。
  • 江楼与妆楼:象征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蘋丝叶叶秋”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提到的“病客”,主要表现了什么心理状态?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3. “身在江楼,梦在妆楼”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身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 B. 对江楼的喜爱
    • C. 对妆楼的怀念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浪淘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纳兰性德《浪淘沙》:与《一剪梅 秋怀》相比,更加注重对往事的回忆与怀念,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本事诗 柬金凤兼示刘三 柬金凤兼示刘三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 聊书 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柬刘三 代河合母氏题《曼殊画谱》 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 代柯子柬少侯 东居 十二 东居 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改邪归正 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环骇 审势而行 邑字旁的字 粘花惹草 子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孝经起序 雠应 人字头的字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覆颠 开疆拓宇 包含繇的词语有哪些 横金拖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