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时间: 2025-08-09 21:28:34

诗句

月冷岸葭苍,风劲山木震。

捣砧谁家妇,声急心绪紊。

为问声何哀,声声怨时运。

何许从英皇,苍梧叫虞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1:28:34

原文展示

月冷岸葭苍,风劲山木震。捣砧谁家妇,声急心绪紊。为问声何哀,声声怨时运。何许从英皇,苍梧叫虞舜。

白话文翻译

月光清冷,岸边的芦苇显得苍凉,强劲的风吹得山上的树木震动。是谁家的妇人在捣衣,声音急促,心情纷乱。问那声音为何如此哀伤,每一声都在抱怨时运不济。她是从哪里跟随英皇,在苍梧之地呼唤虞舜。

注释

  • 岸葭苍:岸边的芦苇显得苍凉。
  • 山木震:山上的树木因风而震动。
  • 捣砧:古代妇女捣衣的动作,常用来象征妇女的辛劳。
  • 心绪紊:心情纷乱。
  • 时运:命运,运气。
  • 英皇:指尧,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苍梧:地名,传说中尧葬地。
  • 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妇人的哀怨,来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妇人在月冷风劲的夜晚捣衣的情景,表达了深沉的哀怨和对时运不济的感慨。诗中的“月冷岸葭苍,风劲山木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捣砧谁家妇,声急心绪紊”则进一步通过妇人的动作和心情,展现了她的辛劳和内心的纷乱。最后两句“为问声何哀,声声怨时运。何许从英皇,苍梧叫虞舜”则通过典故,将妇人的哀怨与对古代贤君的怀念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冷岸葭苍:通过“月冷”和“岸葭苍”描绘了一个清冷、苍凉的夜晚景象。
  2. 风劲山木震:用“风劲”和“山木震”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凄凉氛围。
  3. 捣砧谁家妇:引出主题,通过“捣砧”这一动作,象征妇人的辛劳。
  4. 声急心绪紊:通过“声急”和“心绪紊”表达了妇人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5. 为问声何哀:提出疑问,引出妇人的哀怨。
  6. 声声怨时运:明确指出妇人的哀怨是对时运不济的抱怨。
  7. 何许从英皇:通过典故,将妇人的哀怨与对古代贤君的怀念联系起来。
  8. 苍梧叫虞舜:进一步通过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风劲山木震”将山木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
  • 典故:通过“英皇”和“虞舜”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一个妇人的哀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贤君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冷:清冷、凄凉的夜晚。
  • 岸葭苍:岸边的芦苇显得苍凉。
  • 风劲:强劲的风。
  • 山木震:山上的树木因风而震动。
  • 捣砧:妇人的辛劳。
  • 声急:声音急促。
  • 心绪紊:心情纷乱。
  • 时运:命运,运气。
  • 英皇:古代贤君。
  • 苍梧:传说中尧葬地。
  • 虞舜:古代贤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捣砧”是指什么? A. 捣药 B. 捣衣 C. 捣米 D. 捣蒜

  2. 诗中的“英皇”指的是谁? A. 尧 B. 舜 C. 禹 D. 汤

  3. 诗中的“苍梧”是哪里? A. 尧的葬地 B. 舜的葬地 C. 禹的葬地 D. 汤的葬地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何梦桂的《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都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命运的哀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诉衷情 临江仙 临江仙 踏莎行 河满子 少年游 一斛珠 一落索 西江月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伙友 以螳当车 乌天黑地 苦心竭力 不分上下 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内膳 逃学 死结尾的成语 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销漏 女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心有灵犀一点通 页字旁的字 定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