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3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38:04
原文展示: 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 何梦桂 〔宋代〕 谁表新阡瞰石关,要将孝义轨人寰。 千年永宅归元亮,百尺丰碑葬鲁山。 旌旐尚存青槚外,亭台半在白云间。 儿孙自是骅骝种,早入君王十二闲。
白话文翻译: 谁在这新开辟的墓地俯瞰石关,旨在以孝义规范人间。 千年之后,这永恒的居所归于元亮,百尺高的丰碑葬于鲁山。 旌旗依然在青槚树外飘扬,亭台楼阁半隐于白云之间。 儿孙们自然是骏马的后代,早早地进入君王的十二闲。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此诗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先人的墓地建亭而作,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后代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位先人的墓地建亭完成后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先人的孝义之情,以及对后代能够继承先人美德、成就非凡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墓地建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先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诗中“千年永宅归元亮”一句,以陶渊明的高洁隐逸形象,象征先人的高尚品德;“百尺丰碑葬鲁山”则强调了墓地的庄严与永恒。后两句通过对旌旗和亭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人的优秀品质,成就非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孝义和对后代的期望。诗人通过对墓地建亭的描述,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先人的优秀品质,成就非凡。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千年永宅归元亮”中的“元亮”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百尺丰碑葬鲁山”中的“鲁山”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树名 D. 山名
诗中“儿孙自是骅骝种”中的“骅骝种”比喻什么? A. 优秀的后代 B. 骏马 C. 高贵的地位 D. 非凡的成就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