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38
立春月在季,我时如滍皋。
惊风扬红尘,颇有行役劳。
自骇兹刹胜,愿言憩骖镳。
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
虚堂坐间敞,我辖忘载膏。
闻群戾止日,飞雨正萧条。
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
一吟竹边句,清思霭馀飘。
立春的月亮在这个季节中,我的时光如同滍皋的水面。
惊风吹起红尘,颇有些行走的劳累。
我自觉这里的景致胜过他处,愿意在此停驻马车。
眼前是繁盛的高花,身后则是交错的万竹。
虚堂中坐着,心中无所挂虑,忘却了驱车的劳累。
听到群鸟在日落时安静下来,飞雨正肆意飘洒。
美丽的景色忽然出现在眼前,恍如隔着晨朝。
我在竹边吟诵一句,清晰的思绪在空中飘荡。
韩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本诗作于立春时节,作者在永惠院中憩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好。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得到的心灵宁静。
这首《和曼叔憩永惠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特殊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首先,诗人以“立春月在季”开篇,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表现出季节的变换与心境的联系。接着,通过“惊风扬红尘”描绘了春风吹拂的场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劳累和动荡。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在虚堂中坐着,心中无忧,显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最后,通过“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诗人将美景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表达出一种恍惚的美感,仿佛在梦中一般。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细腻的感情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使人不禁向往和沉醉其中。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与美好。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骖镳”指什么?
A. 马车的辔头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鸟类
“佳景忽在眼”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惊喜
C. 恐惧
D. 疲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