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曼叔憩永惠院》

时间: 2025-05-07 07:28:38

诗句

立春月在季,我时如滍皋。

惊风扬红尘,颇有行役劳。

自骇兹刹胜,愿言憩骖镳。

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

虚堂坐间敞,我辖忘载膏。

闻群戾止日,飞雨正萧条。

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

一吟竹边句,清思霭馀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38

原文展示:

立春月在季,我时如滍皋。
惊风扬红尘,颇有行役劳。
自骇兹刹胜,愿言憩骖镳。
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
虚堂坐间敞,我辖忘载膏。
闻群戾止日,飞雨正萧条。
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
一吟竹边句,清思霭馀飘。

白话文翻译:

立春的月亮在这个季节中,我的时光如同滍皋的水面。
惊风吹起红尘,颇有些行走的劳累。
我自觉这里的景致胜过他处,愿意在此停驻马车。
眼前是繁盛的高花,身后则是交错的万竹。
虚堂中坐着,心中无所挂虑,忘却了驱车的劳累。
听到群鸟在日落时安静下来,飞雨正肆意飘洒。
美丽的景色忽然出现在眼前,恍如隔着晨朝。
我在竹边吟诵一句,清晰的思绪在空中飘荡。

注释:

  • 滍皋:古地名,指滍水和皋陶,意为水面平静,形容心境。
  • 惊风:意指突然起的风,带来尘土飞扬的感觉。
  • 骖镳:骖马的辔头,指代马车。
  • 虚堂:空旷的堂屋,象征心灵的宁静。
  • 群戾:指群鸟,戾,鸟鸣。
  • 飞雨:指飘洒的雨,象征大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立春时节,作者在永惠院中憩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好。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得到的心灵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和曼叔憩永惠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特殊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首先,诗人以“立春月在季”开篇,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表现出季节的变换与心境的联系。接着,通过“惊风扬红尘”描绘了春风吹拂的场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劳累和动荡。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在虚堂中坐着,心中无忧,显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最后,通过“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诗人将美景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表达出一种恍惚的美感,仿佛在梦中一般。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细腻的感情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使人不禁向往和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立春月在季:立春的月亮挂在天上,表明季节的变化。
  2. 我时如滍皋:比喻自己如同平静的水面,心境宁静。
  3. 惊风扬红尘:突如其来的风卷起尘土,感受到生活的纷扰。
  4. 颇有行役劳:在行走过程中感受到的疲惫。
  5. 自骇兹刹胜:自觉这里的景色胜过其他地方。
  6. 愿言憩骖镳:希望在这里停下脚步,休息片刻。
  7. 前对高花繁:眼前是繁盛的花朵。
  8. 后视万竹交:身后是交错的万竹,生机盎然。
  9. 虚堂坐间敞:在宽敞的堂屋中坐着,感到心灵的自由。
  10. 我辖忘载膏:心中无所牵挂,忘却了疲惫。
  11. 闻群戾止日:听到群鸟在日落时安静下来。
  12. 飞雨正萧条:飞雨洒落,情景宁静。
  13. 佳景忽在眼:美丽的景色突然出现在视野中。
  14. 恍如隔晨朝:犹如隔着晨光般的清新。
  15. 一吟竹边句:在竹边吟诵一句诗。
  16. 清思霭馀飘:清晰的思绪在空中飘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滍皋的水面,表达宁静感。
  • 对仗:如“前对高花繁,后视万竹交”,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闻群戾止日”,赋予鸟儿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与美好。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月: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高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万竹: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飞雨:自然的变化与情感的流动。
  • 虚堂:宁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骖镳”指什么? A. 马车的辔头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鸟类

  3. “佳景忽在眼”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惊喜
    C. 恐惧
    D. 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by 杜甫
  • 《春夜喜雨》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但更多地反映出国破家亡的忧伤,与韩维的乐观豁达形成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但其情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侍郎 其二 韩侍郎 其一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 其二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 其一 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 游灵岩诗 其一 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 祝子权见寄时欲卜居合溪飞云寺 舟行再用前韵 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秋水盈盈 四点底的字 改适 经验主义 曝腮龙门 蚁接 黹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东扬西荡 麻字旁的字 攀挛 锦纶 焚巢捣穴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