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照邻从予假韦苏州集因以诗致之》

时间: 2025-05-07 08:58:01

诗句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

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

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

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01

原文展示: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
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
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
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白话文翻译:

都官的官署里,年纪已老,
如同那些平淡的古人一样。
我更想寻找《苏州集》,
长久地依赖于释迦的庐舍。
屋内没有干净的桌子,
门外却有华丽的车马。
我问你那萧疏的情怀,
如何才能过上安乐的生活?

注释:

  • 都官:指的是官府,通常指中央政府的官员。
  • 郎署:指官府的衙门。
  • 释子:指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
  • :指房舍,通常指僧侣居住的地方。
  • 净几:指干净的桌子;这里暗指清静和宁静的环境。
  • 华舆:华丽的车马,这里象征繁华与奢侈。
  • 萧疏:形容一种空旷、冷清的状态。
  • 善福居:指过上安乐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仲明,号葭庐,生于宋代,工诗词,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韩维晚年,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繁华生活的反思与质疑。诗中既有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展现了作者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都官郎署老”引入,揭示了一种官场的疲惫与单调,接着提到“古人”,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认同与向往。诗中提到的“苏州集”,是一种文化追求,代表着作者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室中无净几”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清贫与宁静,而“门外自华舆”则是对世俗繁华的讽刺,显示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探讨了生活的真谛,追求安乐的方式。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都官郎署老”:描绘了官场的消沉与无趣。
    • “平淡古人如”:古人生活简单平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更觅苏州集”: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
    • “长依释子庐”:向往静谧的庙宇生活。
    • “室中无净几”:反映自我修养的缺乏。
    • “门外自华舆”:对外部繁华的冷眼旁观。
    • “为问萧疏意”:疑问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如何善福居”:追求安乐生活的方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舆”与“净几”对比,突出生活的对立。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对外华丽的描述,反映内心的空虚。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古人”:象征智慧与宁静的生活。
  • “释子庐”:代表理想的清净生活。
  • “华舆”: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奢华。
  • “净几”:代表内心的宁静与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州集”代表什么?

    • A. 古典文化
    • B. 现实生活
    • C. 官场生活
  2. “室中无净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富裕
    • B. 清贫
    • C. 繁华
  3. 诗中“华舆”象征什么?

    • A. 简朴
    • B. 浮华
    • C. 诗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韩维的《照邻从予假韦苏州集因以诗致之》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韩维则强调内心的反思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韩维诗集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南平僧归里 送胡康老 送胡康老 送洪上人游南 送何熙载之官邻山因简虞并父 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 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 山鸡送范元通送王逸 三和谢娱亲堂扁 三和谢娱亲堂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脚女人 靡哲不愚 弓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鸣鹤之应 讳结尾的成语 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原的成语 秋后算账 城下之盟 齐字旁的字 定功 又字旁的字 应役 蒲龙艾虎 言方行圆 悔艾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