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1:21
《高阳台 其一》
上巳日紫帆同次香、敦甫江岸踏青,赋此调寄余古欢阁,即用原韵答之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寺顶鹃红,湖唇鸭绿,惊心此日重三。
瘴国山多,层层裹碧如蚕。
十年几赋燕台句,早箫街别味慵谙。
怎春深惯试离悰,水北花南。
柔波照影词仙六,正蘋香夹坐,松吹分谈。
有个愁人,鹦林扫地差堪。
自怜不为听钟到,把禅天风信来探。
两边情鸥雨跳沙,蜑月飞岚。
在重阳节这一天,紫色的帆船和香气悠然相伴,来到敦甫江岸踏青,我赋这首词寄托于古欢阁,也用原来的韵律来回答。
寺顶的杜鹃花红艳,湖水的鸭子绿得鲜亮,今天重阳节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瘴气弥漫的山多,层层叠叠如同碧绿的蚕茧。
十年来我写了多少燕台的诗句,早晨的箫声让我对街边的别样滋味感到懒散。
怎么春天深了却习惯了离别的愁苦呢,水的北岸花盛开,南岸花落。
柔波映照着仙人的身影,正好在蘋香里交谈,松风轻拂。
有个愁苦的人,在鹦林里扫地,实在是难以忍受。
自己怜惜不愿听到钟声,想把禅意和天风一起探寻。
两边情鸥在雨中跳跃沙滩,蜑舟在月光下飞越岚山。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笔调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间事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上巳节,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愁苦与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复杂心情。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以“上巳日”引入,设定了时间和地点,紧接着通过色彩鲜明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诗中不断交替的意象,如“鹤红”、“鸭绿”,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还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情感。
诗中“十年几赋燕台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流逝与变化。通过“水北花南”的对比,诗人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而“柔波照影词仙六”则营造了一个恬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这片湖水中找到了某种慰藉。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愁苦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美丽的春日中却难以摆脱的愁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上巳日是农历的哪个节日?
“寺顶鹃红,湖唇鸭绿”中,鹃花的颜色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了豪情与洒脱,而易顺鼎则更多地渗透了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歌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