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村舍杂书》

时间: 2025-07-29 03:02:14

诗句

读书乃一癖,我亦不自知。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02:14

原文展示:

村舍杂书
陆游

读书乃一癖,我亦不自知。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

白话文翻译:

读书成了一种癖好,我自己也不知道。
坐在书桌前直到老去,我还希望能把这些知识传给我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会继续传承,代代相传,直到百世之后。
你看北山公(指北山的书法家),太行山也许还能移动。

注释:

  • :癖好、嗜好,这里指对读书的热爱。
  • 穷至老:穷尽一生,形容长期坚持。
  • 传吾儿:把所学的知识传给我的儿子。
  • 百世:指代代相传,直到百年、千年之后。
  • 北山公:指北山的书法家,暗指书法的恒久和传承。

典故解析:

  • 北山公:指的是北山的书法家,象征着学问和艺术的传承。
  • 太行尚可移:太行山作为自然奇观,虽坚固不移,但在诗中则暗指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可以代代相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以豪放和悲壮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读书和传承文化知识的执着追求。身处南宋动荡的社会背景,陆游希望通过书籍传承智慧,影响后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读书的执念,表达了他对知识传承的渴望。开头以“读书乃一癖”自谦,反映出他对读书的热爱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接着,他以“坐书穷至老”描绘了自己在书桌前度过的岁月,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坚持。后两句则展现了陆游的家族观念,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这份热爱,并将其发扬光大,直至百世之久。最后一句“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则用北山公的成就来强调知识和文化的力量,暗示着即便世界变迁,真正的知识和艺术却能永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读书乃一癖,我亦不自知。”:自述对读书的热爱,未曾察觉其深。
    •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即使到老,仍愿把知识传给后代。
    •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希望儿子继承,并期望这一传承长久。
    •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以北山公为例,强调文化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读书”与“传吾儿”,体现对称美。
    • 比喻:把读书比作癖好,生动形象。
    • 典故引用:提及北山公,增强诗的文化深度。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传达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结。

意象分析:

  • :代表知识和智慧的象征。
  • :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承载着文化的传承。
  • 北山公:象征着文化的成就和持久性。
  • 太行: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力量,与文化的传承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癖”指什么? A. 病
    B. 嗜好
    C. 习惯
    答案:B

  2. 作者希望将知识传给谁? A. 自己
    B. 儿子
    C. 朋友
    答案:B

  3.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中的“太行”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文化
    C. 知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但陆游更侧重于传承与家庭,而苏轼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宋代诗词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

相关查询

送庐陵丞刘约之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及绣毬图二首 其二 初夏即事十二解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 晚步南溪弄水 江上松径 自嘲白须三首基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有条不紊 窑户 枯燥乏味 廉印 峣峣易缺 包含溺的成语 包含哓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捣虚批吭 丿字旁的字 认输 崇论闳议 隹字旁的字 自我欣赏 曰字旁的字 札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