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橄榄》

时间: 2025-05-06 02:23:01

诗句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01

原文展示: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橄榄果纷纷落下,味道苦涩而又令人感到严峻。
等到微微的甘味在口腔中回旋时,才发现崖蜜的甜美已经失去了十分的甜。

注释:

  • 青子:指青色的橄榄果,未成熟的果实。
  • 红盐:比喻苦味,盐的味道带有咸苦之感。
  • 森森:形容味道的浓烈和强烈。
  • 微甘:微微的甘甜之味。
  • 齿颊:口腔的两侧,指味觉的体验。
  • 崖蜜:比喻一种极为甜美的东西,崖蜜指的是悬崖上生长的蜜蜂所酿的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橄榄》创作于苏轼早期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生活体验的思考。橄榄作为一种水果,既象征着苦涩,也代表着希望和甜美,诗中通过对橄榄果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苦与乐,暗示着在经历苦涩后方能体会到真正的甜美。

诗歌鉴赏:

苏轼的《橄榄》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深厚的哲理,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苦与甜的对比。诗的前两句描写青色橄榄的果实纷纷落下,突显出橄榄的青涩与苦涩,展现出一种严峻的味觉体验。这样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橄榄的物象刻画,更是一种人生的隐喻:生活中往往充满了苦难与挑战。

而后两句则转折,诗人提到在经历了这种苦涩后,微微的甘味便在口中回旋。这里的“微甘”不仅是味觉的感受,更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领悟。经过苦涩的体验,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甜美。最后,崖蜜的提及不仅让人联想到甜美的果实,也象征着经历苦难后得到的美好回报。这种对比与转折,深刻地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纷纷青子落红盐:描绘青色橄榄的果实纷纷掉落,强调其青涩与苦味。
  2. 正味森森苦且严:生动体现了橄榄的苦味,暗示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3. 待得微甘回齿颊:在经历苦涩后,微微的甘甜开始显现,象征着希望。
  4. 已输崖蜜十分甜:最终的甜蜜回报,强调经历过的苦难更显得甜美可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苦与甜的对比,深刻表达生活的复杂性。
  • 比喻:将橄榄的味道作为人生的象征,传递深远的哲理。
  • 拟人:味道的回旋仿佛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苦涩与甜美的对立展开,反映了生活的真谛。诗人通过对橄榄果实的描写,传达了在经历苦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甜美,强调了人生的波折与成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子:象征青涩与未成熟,代表人生初期的苦涩阶段。
  • 红盐:苦涩的味道,象征生活的艰难。
  • 微甘:小小的甜美,象征生活中的小确幸。
  • 崖蜜:极致的甜美,象征通过努力和坚持后所获得的美好回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子”指的是什么? A. 橄榄果
    B. 苹果
    C. 橙子
    D. 柠檬

  2. 诗中提到的“红盐”象征什么? A. 甜美
    B. 苦涩
    C. 酸味
    D. 咸味

  3. 诗中“微甘”是指什么? A. 丰盛
    B. 微小的甜味
    C. 苦涩的味道
    D. 复杂的味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的《橄榄》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苏轼更注重细腻的内心体验,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气质。两者在意象和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内心感受,后者则通过豪情壮志展现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和蒲泰亨四首 题仁上座画松 学元翁作女儿浦口诗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同吉老饮清平戏作集句 一落索·谁道秋来烟景素 送石长卿太学秋补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静 麥字旁的字 殊涂同归 翻个儿 克字旁的字 包含壑的成语 士字旁的字 安良除暴 包含底的词语有哪些 归老林下 应山 穿连裆裤 天山 消磨岁月 斤字旁的字 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添枝加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