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却客致假山石》

时间: 2025-04-30 22:29:43

诗句

乞得林官就道閒,诛茅结宇即成湾。

闭门自有林峦秀,不用辛勤作假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9:43

原文展示:

乞得林官就道閒,
诛茅结宇即成湾。
闭门自有林峦秀,
不用辛勤作假山。

白话文翻译:

向林官乞求一条闲适的小路,
砍去茅草搭建个屋子便成了一个小湾。
闭门在家就能欣赏到山林的美丽,
何必辛苦去造假山呢?

注释:

  • 乞得:乞求得到。
  • 林官:指管理林木的官员,这里代指自然环境。
  • 道閒:闲散的道路,这里指的是通向自然的悠闲小路。
  • 诛茅:砍去茅草。
  • 结宇:搭建房屋。
  • 闭门:关上门,隐居在家。
  • 林峦秀:指美丽的山林景色。
  • 假山:人工堆砌的山石,通常用于园林景观。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存,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喧嚣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倡导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两句中,诗人向林官乞求一条小路,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与依赖。接着通过“诛茅结宇”表达了诗人愿意简陋而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之中,搭建一个简易的住所,构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画面。

最后两句则是诗的高潮,诗人强调在闭门的状态下,依然能够欣赏到外界的美丽山林,这种“自有林峦秀”的状态,反映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同时,诗人质疑那些辛勤劳作制造假山的行为,强调真实的自然之美更值得珍惜。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人造景观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乞得林官就道閒:渴望得到自然的庇护,寻求一条通向宁静的道路。
  2. 诛茅结宇即成湾:砍掉茅草,简单搭建,便可形成一个安静的栖息地。
  3. 闭门自有林峦秀:即使关上门,心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4. 不用辛勤作假山:强调自然的美丽无需人工雕琢,反对人为的繁复。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与人造的对比,强调自然的优越性。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比作自然的优美,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然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倡导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对田园理想的向往与对繁华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官:象征自然的守护者,代表人与自然的联系。
  • 假山:代表人为的造作,反映出对自然的缺乏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林官”指的是谁?

    • A. 管理林木的官员
    • B. 诗人的朋友
    • C. 农民
  2. 诗人为什么选择闭门?

    • A. 为了休息
    • B. 因为喜欢孤独
    • C. 可以欣赏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假山”象征什么?

    • A. 人工景观
    • B. 自然山水
    • C. 田园风光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美好,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两者都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梧桐影·山居晚眺二首 其二 梧桐影·山居晚眺二首 其一 梧桐影 其二 春阴 梧桐影 其一 春阴 梧桐影 其二 梧桐影 初夏二阕 其一 梧桐影 梧桐影 人未归 剪牡丹 题江霞公 剪牡丹有感二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史汉 行字旁的字 英姿迈往 存食 中气 包含毙的成语 大旱望云霓 麟角虎翅 鲜洁 周器 四海皆兄弟 癶字旁的字 进贤进能 豸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