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时间: 2025-04-29 20:12:20

诗句

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

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2:20

原文展示:

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白话文翻译:

耕种用刀,烧火做饭,都是在山丘之上,背负着腰包里的钱数不清。唯有那位钓鱼的老人,似乎掌握了钓鱼的绝招,至今让人怀疑他是在躲避秦人的追捕。

注释:

  • 刀耕火种:形容原始的耕作方式,指用刀耕种和用火烧来开荒的农耕方式。
  • 丘甲:丘陵地带,表示艰苦的自然环境。
  • 算缗:算计钱财,缗是古代的货币单位。
  • 石翁:指钓鱼的老人。
  • 得计:指掌握了某种技巧或诀窍。
  • 避秦人:这里的秦人可能指代一些压迫者或敌人,或是秦国本身的统治残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在作品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洪咨夔的旅行途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观察,尤其是对一位钓鱼老人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钓鱼老人的独特之处。开头的“刀耕火种”描绘了古代农民艰苦的生存方式,生动而形象。而“背负腰缠尽算缗”则揭示了这些农民虽然辛勤,却未必能获得富裕的生活。诗中的“独有石翁鱼得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生活选择,钓鱼的老人似乎在这个世俗的纷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既不需要辛劳耕作,也不必担忧财富的得失。这种生活哲学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也使人对钓鱼石翁产生了敬意和羡慕。最后一句“至今疑是避秦人”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似乎暗示着这位钓鱼老人选择了逃避世俗的纷扰,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刀耕火种皆丘甲:描述了艰苦的耕作方式,暗示生活的艰难。
  2. 背负腰缠尽算缗: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但财务匮乏的无奈。
  3. 独有石翁鱼得计:突出钓鱼老人的聪明与独特之处。
  4. 至今疑是避秦人:引入历史背景,暗示老人的生活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刀耕火种”比喻艰苦的生存状态。
  • 对比:对比农民的辛劳与钓鱼老人的悠然自得,形成鲜明的对照。
  • 隐喻:最后一句中的“避秦人”可以看作对现实逃避的隐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不同选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刀耕火种:象征艰苦的生活。
  • 石翁:象征智慧与宁静。
  • 秦人:象征压迫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刀耕火种”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A. 现代化农业
    • B. 原始的耕作方式
    • C. 渔民的生计
    • D. 商人的财富
  2. “独有石翁鱼得计”中的“计”指的是什么?

    • A. 计谋
    • B. 钓鱼的技巧
    • C. 计算财富
    • D. 生活的计划
  3. “至今疑是避秦人”中“秦人”象征着什么?

    • A. 友人
    • B. 自然
    • C. 压迫者
    • D. 渔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描绘渔民生活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钓鱼石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洪诗更强调个人的生活选择与哲学,而王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洪咨夔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题任处士幽居 早秋江行 忝职武昌,初至夏口,书事献府主相公 赠萧都官 老将行(一作吟) 新罗进白鹰 从军别家 放鱼(武昌作) 赠阿史那都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归 鸳色 魚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十年磨剑 包含连的成语 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吹竹弹丝 风流潇洒 公约 瓜字旁的字 漕艘 无字旁的字 有龙则灵 为万安计 导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