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4
夜行船·十二阑干和露倚
作者:仇远 〔宋代〕
十二阑干和露倚。
银潢淡玉蟾如洗。
万籁无声,纤云不染。
目断楚天千里。
自把黄花闲数蕊。
空招隐湘君山鬼。
古剑埋光,孤灯倒影,
咄咄树犹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栏杆上倚靠着,细雨轻洒,仿佛在与月亮相对。周围万籁俱寂,天空中的云彩也没有一丝染色,视野延展千里之外直至楚地。诗人闲适地数着黄花的花蕊,似乎在召唤湘江的隐士与山鬼。古剑被埋藏,孤灯下的倒影,树木在夜色中也显得如此孤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仇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丽、细腻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是在游历途中,或在某个心境宁静的时刻,受到夜色与月光的启发,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孤寂。
《夜行船·十二阑干和露倚》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词的开篇通过“十二阑干和露倚”引入画面,立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栏杆上露水滴落,月光洒下,似乎让人感受到一份清新的凉意。接着,诗人又通过“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的描绘,表现出夜的宁静与清澈,仿佛一切都被这份寂静所笼罩,内心的纷扰在此刻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目断楚天千里”一句则将视野延伸至远方,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对过去的追忆。紧接着的“自把黄花闲数蕊”则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黄花的细数似乎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极致的孤独中,诗人向往着湘江的隐士,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结合,古剑与孤灯的意象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如今的孤独,令人感叹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与诗人的内心反思,表现了孤独与宁静的结合,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万籁无声”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环境?
“古剑埋光”中的“古剑”象征什么?
诗人对湘君的召唤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