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16
曾闻娲氏补天漏,也记春秋石陨星。
却讶端岩星错落,何时漂坠数峰青。
我曾听说女娲补天的故事,也记得春秋时期的陨石降落。
然而我惊讶于这星辰在岩石间错落不齐,不知何时漂浮坠落在这几座青峰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良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再咏星岩》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思索。
《再咏星岩》通过娲氏补天和春秋陨星的典故,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中,诗人以“曾闻”开头,回忆起古老的传说,带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又转向现实,通过对星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讶与敬畏。星辰的错落与青峰的结合,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变化,暗示着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眼前景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惊叹与对历史传说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的紧密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娲氏”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伏羲
B) 女娲
C) 西游记的孙悟空
D) 盘古
诗中提到的“端岩”主要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直立的岩石
D) 一种星星
诗人对星岩的感受是:
A) 失望
B) 惊讶
C) 高兴
D) 悲伤
答案: 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苏良的《再咏星岩》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