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7 08:47:31

诗句

窗外东风池上柳。

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

帘底巧莺声乍溜。

凭伊软语将花咒。

浑是愁多兼病酒。

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

娇绝黄昏人倦候。

罗衣特地春寒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31

原文展示:

窗外东风池上柳。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帘底巧莺声乍溜。凭伊软语将花咒。浑是愁多兼病酒。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娇绝黄昏人倦候。罗衣特地春寒瘦。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东风拂动着池边的柳树。每年春天的怨恨依旧,惆怅的心情依旧如故。帘下偶尔传来黄莺的歌声。我倚着她的柔和语言,仿佛被花儿的咒语所迷。满心愁苦,再加上病酒的影响,梦中寒冷如鲛绡,背靠着屏风静坐。黄昏时分,娇美的我在疲倦的等待,春寒中我的衣衫显得格外瘦弱。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复苏。
  • 池上柳:指的是池塘边的柳树,柳树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愁苦。
  • 春恨年年:春天的怨恨每年都在,表达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 巧莺声乍溜:黄莺的声音偶尔传来,形容声音的轻柔与动听。
  • 软语将花咒:用柔和的话语来迷惑、吸引人,形象地描绘了恋爱的甜蜜与无奈。
  • 愁多兼病酒:内心的愁苦与酒醉的状态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困境。
  • 梦冷鲛绡:梦中感受到的寒冷,鲛绡是一种轻柔的丝绸,形象地表达出梦境的虚幻与寒意。
  • 罗衣特地春寒瘦:春天的衣裳显得单薄,进一步强调了春寒的影响和内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生活经历丰富。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情,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然而诗人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愁苦,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离别与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描绘了春风与柳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春恨的惆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巧莺声乍溜”和“罗衣特地春寒瘦”,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浑是愁多兼病酒”,将愁苦与酒醉结合,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与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春天的外在景色入手,逐渐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罗衣特地春寒瘦”,更是将诗人无奈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总的来说,《蝶恋花》不仅是对春天的吟咏,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外东风池上柳: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色,东风轻拂,柳树摇曳。
  2. 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表达对春天的怨恨,每年春天都伴随着旧有的惆怅。
  3. 帘底巧莺声乍溜:黄莺的歌声偶尔传来,增添诗的动感。
  4. 凭伊软语将花咒:用温柔的话语将人迷住,暗含恋爱的甜美与无奈。
  5. 浑是愁多兼病酒:愁苦的心情与醉酒的状态交织在一起。
  6. 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梦中感到寒冷,体现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7. 娇绝黄昏人倦候:在黄昏时分,诗人感到疲倦的等待,显露出内心的脆弱。
  8. 罗衣特地春寒瘦:春寒中衣服显得单薄,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怨恨,生动地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 拟人:将黄莺的声音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形成了美妙的音韵和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怨恨与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美好。
  • 池上柳:象征着离别、愁苦与生命的脆弱。
  • 巧莺: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病酒: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与内心的苦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风?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浑是愁多兼病酒”中的“病酒”指的是什么?

    • A. 酒量小
    • B. 醉酒后的状态
    • C. 生病喝的酒
    • D. 美酒
  3. 诗人在黄昏时感到什么?

    • A. 快乐
    • B. 疲倦
    • C. 兴奋
    • D. 平静

答案:

  1. C. 春天
  2. B. 醉酒后的状态
  3. B. 疲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情感,但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春天的哀愁相呼应。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春望》: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蝶恋花》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关注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感受。前者细腻柔美,后者则沉重严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查询

孟子·存心养性 咏史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 咏史下·司马温公 古田女 孟子·由仁义行 论语·孝弟章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 路中救小鱼 咏史下·羊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閠字旁的字 凿柱取书 黠鬼 恫瘝在身 嘻笑怒骂 张继 麻字旁的字 强劲 详事 失之交臂 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笔下留情 革字旁的字 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形见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