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30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
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
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
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
浑无据。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
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是谁家的高人,技艺绝伦,演奏得如此动人?
那半弯月下的冷清物事,令我感伤今昔的变迁。
你何必如此悲伤?你难道没有看到,青衫老者已是迟暮之年?
江东的烟树在眼前,纵使不听琵琶曲,也难以寻觅那曾经流下的珠泪。
凄凉啊,恰似秋夜中我掩面而泣。
灯下那对儿女,忽然间,凉风吹动瓦片,千年老狐在喃喃细语。
一切都没有依据。你难道没有看到,心中结绮的梦皆已成尘土?
那两位后主,哪怕听过一两三声,也曾离去,撇下了家乡。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90),清代诗人、词人,生于福建,擅长词和赋,作品多抒发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借助古琴的音乐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摸鱼儿》通过音乐的意象,引出对历史、个人命运,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头以“是谁家本师绝艺”引入,表现出对高人绝艺的赞叹,紧接着通过“半弯逻逤无情物”表达对无情历史的感伤。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世的无奈。
词中“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不仅描绘了青衫老者的形象,还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再如“江东烟树”与“珠泪曾乾处”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无情。
结尾部分,诗人再次强调一切都是无凭无据的,暗示历史的虚无与人生的无常。“两家后主”为指王谢家族的兴衰,表明即使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也难逃命运的无常。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意象交错,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历史的意象,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檀槽”指的是什么?
“青衫已是人迟暮”中“青衫”指的是?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