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赵县尉》

时间: 2025-07-31 15:16:35

诗句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16:35

原文展示

挽赵县尉
作者:戴复古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县尉的怀念和感慨。诗人用“十竹相依”来描绘与故友的深厚情谊,而“一官真漫为”则表明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中提到的“狂来裂轩冕”,暗示了对世俗权利的反叛,接下来则提到贫困的生活使他无暇顾及家庭。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的愤懑,并以“赋五噫”来表达对时事的伤感。最后,诗人认为高尚的名声是不会被遗忘的,他愿意为故友立碑以纪念。

注释

  • 十竹:指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可能暗指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相依住:指相互依靠、生活在一起。
  • 一官真漫为:对官场生活的感叹,表示官职的虚无和无趣。
  • 狂来裂轩冕:指对权势的疯狂追求,或对权势的反叛。
  • 穷不顾妻儿:生活贫困以至于无法顾及家庭。
  • 疾世吟孤愤:对社会的不满,孤独地吟唱愤怒的诗篇。
  • 赋五噫:五噫即五声叹息,表示对时局的痛心。
  • 高名应不朽:认为高尚的声誉是不会消逝的。
  • 自作墓中碑:自己为自己立碑,表明对友人的纪念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名戴叔伦,字复古,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个性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戴复古得知赵县尉去世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赵县尉的深切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赵县尉生前与诗人有着深厚的交情,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友人和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赵县尉》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激愤的挽歌,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怀念,折射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十竹相依住”展现了诗人与赵县尉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如竹般坚韧,象征着友谊的永恒。然而,紧接着的“一官真漫为”则揭示了官场的虚无,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狂来裂轩冕”体现了诗人对权势的不屑与反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愤慨。接下来的“穷不顾妻儿”则将个人的困境与家庭的悲哀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沉重感受。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最后“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认为,虽然世事变迁,但高尚的名声和友谊是永存的,这种思想让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竹相依住:以竹象征友谊,表现与赵县尉的深厚情感。
  2. 一官真漫为:对官场的失望,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3. 狂来裂轩冕:对权势的批判,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反感。
  4. 穷不顾妻儿:生活困窘,无法照顾家庭,显示个人的无奈。
  5. 疾世吟孤愤:对社会不满,孤独吟诵,情感深沉。
  6. 伤时赋五噫:五声叹息,表达对时代的痛心。
  7. 高名应不朽:相信高尚的声誉永存。
  8. 自作墓中碑:为友人立碑,展现怀念和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十竹”比喻友谊的坚韧。
  • 对仗:如“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夸张:如“高名应不朽”,强调了名声的持久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个人生活的困境,传达出一种对高尚品德和真挚友谊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贞不屈的友谊。
  • :代表官场生活的虚无和无奈。
  • 轩冕:象征权力和地位,表达诗人对世俗的反叛。
  • 妻儿:代表家庭,体现生活的责任与牵挂。
  • :象征纪念与怀念,承载着对友人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竹”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权力
    C. 财富

  2. “疾世吟孤愤”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社会的不满
    C. 对权力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五噫”指的是? A. 五声叹息
    B. 五种情绪
    C. 五个朋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怀念历史人物,抒发情感。

诗词对比

  • 《挽赵县尉》vs《春望》:两首诗都在表达对深厚情感的追忆,同时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戴复古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春望》则更为宏观,展现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红衣 美人鼻 惜红衣 惜红衣·庚寅,一九五○年。咏残荷拟白石体 惜红衣 中秋夜,彊村翁蹋月见过,秋花宛娈,襟韵清浃,因和白石自制无射宫一曲兼寄伯宛舍人沪上。 惜红衣 红练 惜红衣 苦热兼怀村居水木之胜 惜红衣 其二 颐盦复将出关,枉过话别,叠韵赋赠 惜红衣 其一 用石帚韵赋瓶中残荷 惜红衣 其三 年时与叔问有买邻之约,逡巡未就,今将卜居吴氏听枫园,书报叔问,申以是词,再用姜韵 惜红衣 其一 中秋踏月,过叔问夜话,兼忆伯宛海滨索居情况,用梦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通达古今 雉伏 生冷 爻字旁的字 银山铁壁 日短心长 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煴恭 学古 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涂歌巷舞 酉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狐奔鼠窜 包含癞的词语有哪些 雪莲花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