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项宜甫兼简韩右司》

时间: 2025-04-26 21:02:11

诗句

匆匆不暇去相违,草草吟成送别诗。

千里江山客行远,三秋风雨桂开迟。

安居但欲无公事,举枉终须有直时。

若见右司烦寄语,世间公道要扶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2:11

原文展示:

匆匆不暇去相违,草草吟成送别诗。
千里江山客行远,三秋风雨桂开迟。
安居但欲无公事,举枉终须有直时。
若见右司烦寄语,世间公道要扶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匆忙之中写下送别诗的情绪。千里之外的旅途漫长,秋天的风雨使得桂花开放得迟缓。作者希望能安静地生活,不想处理公事,但即使如此,生活中的不公终究是要面对的。如果见到韩右司,希望能托他一句话,世间的公道需要得到支持。

注释:

  • 匆匆:匆忙,形容时间紧迫。
  • 草草:草率,匆忙写成。
  • 千里江山:形容遥远的旅途和壮丽的自然景色。
  • 三秋:秋季的三个月,常用来指代秋天。
  • 安居:安定地生活。
  • 公事:公务,公事繁忙。
  • 举枉:指举起不正之事。
  • 直时:指正义和公道的时刻。
  • 右司:指韩右司,即韩琦,官职名。

典故解析:

  • 桂花:在古代诗歌中,桂花常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三秋:古人常用季节来隐喻人生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景纯,号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气氛既有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又包含了对社会公道的关注。开篇“匆匆不暇去相违”便迅速带出离别的急迫感,展现了人生的匆忙和无奈。随后“千里江山客行远,三秋风雨桂开迟”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映衬出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在社会中对公正的渴望和对友人的关切,形成了情感的呼应与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匆匆不暇去相违:快速而忙碌,甚至没有时间去相互道别。
  2. 草草吟成送别诗:匆忙中写成了这首送别的诗歌。
  3. 千里江山客行远:旅途遥远,江山壮丽,形容离别的漫长与艰辛。
  4. 三秋风雨桂开迟:三秋时节,风雨交加,桂花开得迟缓,暗示人生的无常。
  5. 安居但欲无公事:希望安安静静地生活,不想再处理公事。
  6. 举枉终须有直时:即便如此,生活中不公的事情总会出现。
  7. 若见右司烦寄语:如果见到韩右司,希望能托他传达一些话。
  8. 世间公道要扶持:希望世间的公正与道理能够得到支持与维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匆忙与安宁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 意象:通过“桂花”、“风雨”等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着广阔的旅途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 风雨:象征困难与挑战,暗示人生的不易。
  • 桂花:象征高洁、友谊与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戴复古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右司”指的是谁?

    • A. 韩琦
    • B. 白居易
    • C. 陶渊明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A. 桂花
    • B. 江山
    • C. 风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赠花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但《赠花卿》更侧重于对友人美好的赞美,而《寄项宜甫兼简韩右司》则更关注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赋孙明叔水光山色舟 洞仙歌 吴门旧照感赋 洞仙歌 洞仙歌·咏笔 洞仙歌·迂翁年丈属题王石谷田居图,图为龚蘅圃侍御作 洞仙歌 洞仙歌 其三 唾 洞仙歌 周笃甫太守“紫桐花西填词图册子”,石君属为题句,填此付之 洞仙歌 用柳屯田体为湖帆先生题仇实甫画长门赋图 洞仙歌 恕园先生依计翔翔红梅词意作图,题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泼水难收 天祉 马屁精 瓜字旁的字 包含毗的词语有哪些 门庭若市 包含筋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耳字旁的字 狼狈万状 包含暇的成语 新亲 以文乱法 绢绸 兴云作雾 牛字旁的字 纷乱 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