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其三》

时间: 2025-05-05 09:37:25

诗句

一丘忘拘束,半亩足盘旋。

山月挂萝薜,松风入管弦。

杯从苔上酌,醉即花间眠。

三宿非留滞,清光自可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25

原文展示: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其三
作者: 梁维栋 〔明代〕

一丘忘拘束,半亩足盘旋。
山月挂萝薜,松风入管弦。
杯从苔上酌,醉即花间眠。
三宿非留滞,清光自可怜。

白话文翻译:

这一小丘让我忘却了拘束,半亩的土地让我尽情盘旋。
山上的明月挂在藤萝上,松风吹拂着乐器的声响。
我从苔藓上斟酒,醉后便在花间酣睡。
三天的停留并不是滞留,清澈的月光本身就令人怜惜。

注释:

  • :指小山丘,这里引申为环境的自由。
  • 忘拘束:忘却了限制和拘束,意指放松心情。
  • 盘旋:这里指的是在小范围内游玩或徘徊。
  • 萝薜:一种植物,这里营造出山野清幽的氛围。
  • 管弦:指乐器,象征音乐的悠扬。
  • :饮酒,品味的动作。
  • 醉即花间眠:醉后便在花中安然入睡,表现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 清光自可怜:清澈的月光本身就值得怜惜,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维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游何茂才的园林,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欣赏,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其三》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在游览园林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内心的拘束与烦恼随之消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小丘和半亩土地的宽广,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获得的自由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夜色,山月和松风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音乐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令人沉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酣醉后的安逸生活的向往,清澈的月光让人感到心灵的慰藉。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是一首颇具韵味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丘忘拘束:在小丘上游玩,心中的束缚消失。
  2. 半亩足盘旋:在半亩的土地上可以尽情游荡。
  3. 山月挂萝薜:山中的明月挂在藤萝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4. 松风入管弦:松树的风声如同乐器演奏,增添了诗的韵律。
  5. 杯从苔上酌:在苔藓上斟酒,享受自然的馈赠。
  6. 醉即花间眠:醉后便在花丛中安然入睡,表现出闲适。
  7. 三宿非留滞:停留三天并非滞留,而是享受自在。
  8. 清光自可怜:月光清澈,令人怜惜,感叹自然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和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拟人:松风如乐器般演奏,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大自然中放下烦恼、享受生活的洒脱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宁静。
  • :代表光明与思索,深夜的静谧。
  • :象征轻松与自在,带来音乐的感觉。
  • :生命的美好与芬芳,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月”挂在哪种植物上?

    • A. 竹子
    • B. 萝薜
    • C. 柳树
  2. 诗人醉后选择在哪里睡觉?

    • A. 石头上
    • B. 花间
    • C. 草地上
  3. 诗中提到的“松风”象征什么?

    • A. 寂静
    • B. 音乐
    • C. 轻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其三》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山杂赋 春晚怀山南 寓兴 梦游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赠道友 春晚怀山南 忆王孙 神君歌 招邻父啜菜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脏六腑 癶字旁的字 井开头的成语 奋身独步 遗风余韵 青字旁的字 转运使 贞蔚 包字头的字 非字旁的字 文溆子 包含影的词语有哪些 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只手 王字旁的字 出赐 天之僯民 抽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