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48:57
再和雁湖十首
作者:李壁 〔宋代〕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这首诗描绘了在美丽的景色中,随手一指便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机,脚踏在缤纷的花瓣上,听着溪水潺潺。谁来演奏那三千篇文书,珍贵的宝带在争相拖动着十二个环。内心的愁苦只剩下那坚硬的石头,而远方的意趣不过是那盆栽的山石。什么时候才能乘着万顷的海浪,向我乞求一只随意漂泊的扁舟呢?
作者介绍:李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壁游览雁湖时,受美景启发,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再和雁湖十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开篇以“景色随生指顾间”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随意一指间便能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接着,诗人通过“踏翻香雪弄潺潺”描绘出脚下的花瓣与清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而在诗的中段,诗人转而思考,谁来演奏那“三千牍”的文书,似乎暗示着制度与文书的繁杂,让人感到一丝无奈。接下来的“宝带争拖十二环”,则又让人联想到世俗的繁华与竞争,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烦闷。
最后,诗人用“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自然的恬静与自在。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示了李壁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繁杂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香雪”指的是?
“何时万顷沧波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壁的《再和雁湖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壁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而王维则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享受。两者在意境上互有交融,但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