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象笔带香题》

时间: 2025-04-26 21:23:00

诗句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

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

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

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3:00

原文展示:

卜算子·象笔带香题
作者: 姜夔 〔宋代〕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
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
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
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用象牙笔书写的香气四溢的诗句,伴随着春天的龙笛声悠扬而凄婉。接着,描写了杨柳娇美而痴迷,似乎尚未意识到愁苦的到来,花间的乐声也传递着离别的情感。此后,词人提到古老的昌源之路,路旁的石头在冰霜的映衬下显得清冷而干瘦。最后,词人折下一朵青须碧藓的花,想要将它带回人间,诉说心中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象笔: 用象牙制成的笔,象征文采。
  • 龙笛: 一种古代乐器,音调悠扬,常用来表达春天的气氛。
  • 娇痴: 指娇美而痴迷。
  • 昌源: 古地名,指古老的河流源头。
  • 青须碧藓: 青色的须状植物与碧绿的苔藓,具有自然清新的意象。

典故解析:

  • 此词中提到的“昌源”可能与古代诗人的怀古情怀有关,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蕙舟,南宋著名词人,生于1140年,卒于1221年。他在词作中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常以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结合,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词人可能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忧虑,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姜夔的《卜算子·象笔带香题》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在这首词中,姜夔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勾勒出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苦涩。开头的“象笔带香题”便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象牙制成的笔与香气交织,暗示着词人渊博的学识与深厚的文化修养。

接下来的“龙笛吟春咽”将音乐与春天的气息结合,表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杨柳的“娇痴”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未觉愁”则隐含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之苦,形成鲜明对比。而“花管人离别”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

接着,词人通过“路出古昌源”引入了历史的沉思,古老的昌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深远。在“石瘦冰霜洁”的描写中,词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则揭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虽然面临离别,但他希望通过这朵花传递内心的情感与思绪。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出姜夔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象笔带香题: 以象牙笔书写,散发香气,体现出词人的文采与情感。
  • 龙笛吟春咽: 龙笛的悠扬声调与春天的气息交融,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杨柳娇痴未觉愁: 杨柳的娇美与痴迷,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沉醉,未察觉即将到来的愁苦。
  • 花管人离别: 花间的乐声令人想起离别之苦,传达出人情的复杂。
  • 路出古昌源: 引入古老的地名,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追忆。
  • 石瘦冰霜洁: 描绘冰霜中瘦石的景象,展现出宁静与孤独。
  • 折得青须碧藓花: 词人希望通过青须碧藓的花来表达内心情感。
  • 持向人间说: 强调希望将情感传递给世人,表达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龙笛吟春咽”将乐器与季节结合,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杨柳娇痴”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自然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词人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笔: 代表文化与文采。
  • 龙笛: 传达春天的气息与音乐的美。
  • 杨柳: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昌源: 代表历史与记忆的深远。
  • 青须碧藓花: 传达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象笔带香题”中的“象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书写工具
    C. 一种植物

  2. 诗中提到的“杨柳娇痴未觉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喜悦
    C. 无忧无虑

  3. “折得青须碧藓花”中,词人想要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A. 追求美好
    B. 忍受离别
    C. 追忆往昔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用自然景象描绘情感。

诗词对比:

  • 姜夔与李清照: 两位词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姜夔偏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呈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姜夔的词与人生》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浪淘沙 杜鹃花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深宵不寐,用南唐后主韵 浪淘沙 浪淘沙 雨中闷书 浪淘沙 秋夜闻歌长生殿传奇闻铃 浪淘沙 浪淘沙 其二 再用原韵戏柬粥叟遁用两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亡政 亠字旁的字 碱土 戍转 包含观的成语 江云渭树 贞义 鬼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月下老人 倾摇懈弛 建之底的字 喃喃细语 凿壁悬梁 母字旁的字 苦绷苦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