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7:56
若耶溪上雨声来,
秦望山前雾不开。
欲渡镜湖寻禹完,
苍藤翠木断猿哀。
在若耶溪上,雨声渐渐传来;
秦望山前,云雾依旧未散去。
我想要渡过镜湖去寻找禹的遗迹,
然而苍翠的藤蔓和树木间,传来猿猴的悲鸣。
“禹”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象征着智慧和勇敢。诗中提到的“禹完”不仅指代历史人物,也暗示着对古人治水功绩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诗中对雨声、雾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使人联想到古代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景龙,号宗孟,元代诗人、散文家,曾任官员,后归隐。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家国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湖山烟雨图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情感的佳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若耶溪的雨声和秦望山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中,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遗迹的渴望显得愈发明显。
诗中“欲渡镜湖寻禹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镜湖的清澈与远古大禹的伟业相呼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以“苍藤翠木断猿哀”收尾,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生命的悲悯与敬仰,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类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的“若耶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禹”是谁?
诗中“苍藤翠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基的《题湖山烟雨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基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思与人文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