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24
南陵崔氏思梅诗
作者: 刘基 〔元代〕
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今来不见人,泪滴梅树根。
梅落风不回,泪落化为石。
冥冥入幽泉,一夜千万尺。
曾几何时,我在梅花下,身着华丽的衣服,举杯畅饮。如今再来,却不见友人,只有泪水滴落在梅树的根旁。梅花凋落,风没有回头,泪水化作石头。沉沉黑暗中,泪水如泉水般流入幽深的泉底,一夜之间,流淌千尺长。
刘基,字伯温,号景星,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精湛的诗才、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基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南陵崔氏思梅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失去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这首诗是在一个梅花盛开的时节,作者独自来到梅树下,回忆起往昔的欢乐与友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这首《南陵崔氏思梅诗》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作者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曾在梅花下与友人欢聚的场景,华丽的服饰和清酒的辉映,构建出一种快意人生的画面。然而,随着转折的出现,"今来不见人,泪滴梅树根"揭示了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孤独的心情油然而生。
中间的“梅落风不回,泪落化为石”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梅花的凋零象征着往昔的结束,泪水化为石头则表现了失去的痛苦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改变的不可逆转。最后两句“冥冥入幽泉,一夜千万尺”,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似乎化作无尽的泉水,流向幽暗的深处,表达了作者难以释怀的深情与惆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惋惜,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今来不见人,泪滴梅树根。
梅落风不回,泪落化为石。
冥冥入幽泉,一夜千万尺。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梅花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孤独、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泪落化为石”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以上解析和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南陵崔氏思梅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