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歌 其七》

时间: 2025-07-30 20:34:59

诗句

弯弯月子似帘钩,挂在梧桐树上头。

月里姮娥知何处,人间离别未为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34:59

原文展示:

弯弯月子似帘钩,
挂在梧桐树上头。
月里姮娥知何处,人间离别未为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弯月亮像帘钩一样,挂在梧桐树的顶端。月亮里嫦娥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吗?而在人间,离别并不让我感到忧愁。

注释:

  • 弯弯月子:形容月亮的形状,像弯曲的钩子。
  • 帘钩:用来挂帘子的钩子,形容月亮的形状。
  • 梧桐树:一种树木,常用来象征高洁与孤独。
  • 姮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嫦娥的别称。
  • 人间离别未为愁:即使在离别的时刻,也不觉得忧愁。

典故解析:

嫦娥奔月的传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故事,嫦娥因吞下仙药而飞往月宫,成为月亮上的仙女。诗中提及嫦娥,暗示了对月亮的向往与人间的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词以清新隽永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竹枝歌》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是在离别和思念的情绪中,表现出一种淡然和洒脱的态度。

诗歌鉴赏:

《竹枝歌 其七》通过描绘月亮和梧桐树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诗中弯弯的月子,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情感的寄托。月亮的形状如同帘钩,暗示着一种柔和而又细腻的情感。在人间,离别常常带来愁苦,但诗人却以“未为愁”来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人们,不必为离别而感到忧伤。此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嫦娥的思念,也有对自我情感的调适,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使得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融合,形成了诗歌特有的意境。整首诗虽短小,却饱含情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弯弯月子似帘钩:描绘月亮的形状,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夜晚氛围。
  2. 挂在梧桐树上头:将月亮与树木相结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显示出自然的和谐美。
  3. 月里姮娥知何处:引入嫦娥的形象,表现对月亮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思考。
  4. 人间离别未为愁:表达一种超然的情感,尽管离别是人之常情,但诗人选择以一种洒脱的态度来面对。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子比作帘钩,形象生动。
  • 拟人:月里嫦娥似乎有了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亮与离别,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面对离别,展现了一种淡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思念与美好。
  • 梧桐:象征高洁、孤独与离别。
  • 姮娥:象征美丽与追寻,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弯弯月子似帘钩”指的是: A. 一轮明月 B. 一颗星星 C. 一条河流

  2. “人间离别未为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超然 C. 激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亮,但情感上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刘基的诗则是对离别的淡然看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雁 蜀城春 问卜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江行晚望 寄青城山颢禅师 秋夕与友人同会 秋夕送友人归吴 题授阳镇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跑洋河 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鸽 舌字旁的字 包含睚的词语有哪些 祥顺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真枪实弹 只骑不反 龍字旁的字 观往知来 香阁 辱身败名 女字旁的字 堕甑不顾 戏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