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6:20
抄抄翔鸾,舒翼太清。
俯眺紫辰,仰看素庭。
凌蹑玄虚,浮沉无形。
将游区外,啸侣长鸣。
神不存,谁与独征。
这首诗描绘了飞翔的神鸟,舒展着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俯视紫色星辰,仰望清净的庭院。它在虚无之中穿行,飘浮不定,无形可见。打算游离于世俗之外,与同伴高声啸叫。若神灵不在,谁能陪我独自远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翔鸾”与“紫辰”都具有神话色彩,体现了古代人对天空与星辰的崇拜与向往。鸾是美丽的神鸟,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自由和高洁。
作者介绍: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魏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音乐家和诗人。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高洁的性格和独立的思想而闻名。嵇康的作品多涉及自然、宇宙和人生哲学,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嵇康的晚年,正值三国时期政治动荡,个人生命受到威胁。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出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本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嵇康对自然的崇敬与对自由的向往。首句“抄抄翔鸾,舒翼太清”便以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翱翔于天际的畅快,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心情。第二句“俯眺紫辰,仰看素庭”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宇宙与自然的观察,仿佛在与天地对话,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凌蹑玄虚,浮沉无形”,传达出一种在虚无中探索的状态,似乎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最后一句“神不存,谁与独征”则是对孤独的感叹,表达了在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路上,即便有伙伴相伴,内心的孤独感依然无法消除。这种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感悟,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翔鸾”指的是:
A. 低飞的鸟
B. 神话中的鸟
C. 现实中的鸟
D. 黄昏时的鸟
“神不存,谁与独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孤独的感叹
C. 对朋友的渴望
D. 对星辰的追求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描写战争
B. 表达对自然的敬仰
C. 追求功名
D. 讲述爱情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嵇康的《四言诗 其八》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嵇康的诗更注重宇宙与自由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推荐书目: